摘要
去年,我作为青年导演杨延晋的助手,协助他完成了影片《小街》的拍摄。在创作过程中,了解到一些他的创作构思和艺术追求,自然也提出了我的部分想法。现在影片已经公开放映,银幕效果清晰地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听到观众各式各样的褒贬议论之后,自已经历了一番回顾和思索。现在把似乎明白的或仍旧糊涂的都写出来,就教于前辈、同行和广大观众,或许是有益的吧? 一部电影,总是需要找到一条内在的贯穿线的,《小街》却没有什么贯穿的故事情节,它不是按照传统的启承转合手法来结构的。对此,开始我们有些迷茫:如果不能清晰地把握住一条贯穿线,就不可能对未来的影片做出具体的设想,也不能与其它艺术部门共同研究影片的整体结构和统一风格。后来经过反复研读剧本,我们逐渐发现,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主人公纯真、强烈、起伏跌宕的情绪,这是贯穿始终、紧紧扣击我们心弦的东西。因此,我们把这部影片叫作“情绪片”。“情绪片”应该怎样拍?我们却没有现成的方案,只好依靠自己的艺术感觉,调动一切力所能及的艺术手段,进行初步的探索。
出处
《电影艺术》
1982年第8期49-53,共5页
Film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