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起来”及与之有关的一种句式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起来”有几种用法,因而词性也有别。1·1 起来1“起来1”直接作谓语,表示类似“由躺而坐,由坐而立”这样的动作。例如:
作者
宋玉柱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第1期16-21,共6页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关键词
动词结构
句式
谓语性
词性
用法
主语
插入语
宾语
现代汉语
动作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60
1
古川裕.
现代汉语的“中动语态句式”——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J]
.汉语学报,2005(2):22-32.
被引量:42
2
刘楚群.
“看起来”与“看上去”、“看来”差异浅析——兼论趋向短语的语法化[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69-73.
被引量:14
3
王琦.
形式主义框架下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89-91.
被引量:2
4
曹娟.
表开始体“起来”的核心意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3):11-14.
被引量:3
5
陆俭明,郭锐.
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4):3-21.
被引量:95
6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
.中国语文,1998(6):403-413.
被引量:43
7
左思民.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09-115.
被引量:33
8
金昌吉,张小荫.
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1998(4):33-39.
被引量:22
9
张济卿.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J]
.语文研究,1998(3):18-26.
被引量:54
10
张黎.
“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
.语文研究,1996(1):6-12.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17
1
李慧.
实义性动趋结构“说起来”和“说下去”的比较分析[J]
.东方语言学,2021(1):103-116.
2
曹娟.
表开始体“起来”的核心意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3):11-14.
被引量:3
3
苏丹洁.
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以现代汉语“V起NP来”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69-77.
被引量:7
4
顾鸣镝.
关于构式承继及其理据的可探究性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31-136.
被引量:6
5
吴为善.
“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J]
.汉语学习,2012(4):3-13.
被引量:31
6
林正军,王克非.
“起来”在不同句法构式中的功能和语义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2-115.
7
蔡淑美.
汉语中动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空间[J]
.汉语学习,2013(5):78-87.
被引量:10
8
苏琳琳.
“NP+说起来+VP/AP”句式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12):60-62.
9
刘甜.
隐喻视角下趋向动词“起来”的引申义教学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35-144.
被引量:4
10
周曼.
动词+“起来”的语义分析以及其在韩国语中的表现形式[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9,0(3):17-25.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李慧.
实义性动趋结构“说起来”和“说下去”的比较分析[J]
.东方语言学,2021(1):103-116.
2
蔡淑美,施春宏.
中动句的形义关系、构造机制和层级系统——基于跨语言比较的视角[J]
.外国语,2023,46(6):33-44.
被引量:2
3
吴洲欣.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中动结构表达[J]
.汉字文化,2023(23):4-6.
4
苏丹洁.
构式是一条语块链--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理论框架[J]
.语言科学,2012,11(3):241-253.
被引量:19
5
张娟.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J]
.汉语学习,2013(2):65-77.
被引量:47
6
方喜,詹宏伟.
“V+着+V+着”构式的语义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6):112-114.
7
许凯凯.
“V来”与“V起来”辨微[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5):88-89.
被引量:1
8
蔡淑美.
汉语中动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空间[J]
.汉语学习,2013(5):78-87.
被引量:10
9
尹枝萍.
近年来语块研究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趋向——基于CSSCI刊物的文献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102-108.
10
胡丽珍,雷冬平.
“NP+好+V/A”的多义同构性及其承继理据的历时考察[J]
.语言科学,2013,12(5):505-519.
被引量:5
1
杨惠芬.
动态助词“了”的用法[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1):41-45.
被引量:5
2
李文治.
关于“又”和“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1):65-76.
被引量:10
3
郭莉琳.
语助词“看”字探讨[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79-80.
被引量:1
4
郑剑平.
试论副词“索性”[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3):42-45.
5
高建平.
英语句中形式上肯定的含义及否定的汉译[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5):77-80.
被引量:1
6
项成东.
英语动词名词化结构的语义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7(2):24-29.
被引量:3
7
张惠英.
海南临高话的动态助词v?i^3/v?~3和j?u^3[J]
.语文研究,2017(2):49-52.
8
萧泰芳.
“所+介词+动词”结构略说[J]
.语文研究,1988(1):52-53.
被引量:1
9
林国强.
人生的门[J]
.百姓生活,2012(12):16-16.
10
斯梯格·埃里阿森,榕培.
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1(3):1-7.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