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藏传佛教羌姆中生命的内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藏传佛教的羌姆是在印度金刚神舞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以及苯教的祭祀舞蹈,形成的诵经、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一方面,它以各神祇作为表演者来宣讲佛教故事,传播宗教教义并祛灾取福;但另一方面,它暗含了对生命中生死的思考,在整个仪式表演的过程中折射出生命的内涵。
作者
岳岚
机构地区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57-259,共3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羌姆
羌姆面具
羌姆仪式内容
生命内涵
分类号
B94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才让.
藏传佛教金刚法舞面具的制作、分类及其宗教内涵之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11(2):21-33.
被引量:8
2
罗布江村,杨嘉铭.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兼述藏族面具活态遗存的基本要素[J]
.中国藏学,2006(3):97-104.
被引量:9
3
丹增次仁.
羌姆[J]
.西藏艺术研究,2001(2):30-42.
被引量:4
4
郭净.
藏地节祭中的假面神舞——羌姆[J]
.西藏人文地理,1995,0(1):12-17.
被引量:4
5
张世文编著.藏传佛教僧侣生活[M].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格桑益希.
藏传佛教“羌姆”面具艺术探秘[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58-63.
被引量:10
2
白玛措.
松潘本教神舞简介[J]
.西藏研究,1998(1):85-90.
被引量:5
3
洛桑多吉,居宗理.
试论藏戏脸谱—“巴”[J]
.西藏研究,1988(1):132-134.
被引量:8
4
廖东凡.
直贡嘎举派金刚之舞[J]
.西藏民俗,2004(2):44-51.
被引量:2
5
张国云.
藏北神秘的骷髅墙[J]
.中国西藏,2001(3):50-51.
被引量:1
6
叶玉林.
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艺术面具美漫议[J]
.西藏艺术研究,2002(4):53-64.
被引量:10
7
华锐.东智.
藏族面具艺术浅识[J]
.中国藏学,1998(4):108-114.
被引量:9
8
五世达赖喇嘛著.吉祥普贤舞蹈备忘录·神之乐舞(dpal kun tu bzang bovi vchams kyi brjed byang lha rol gar bzhugs so)[A].见《五世达赖喇嘛文集》[C]“nangga”函,拉卜楞寺木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
9
能海.大成德文殊成就方便略引[A].中国藏密宝典(第四册)[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66.
10
能海.大威德文殊成就方便略引[A].中国藏密宝典(第四册)[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79.
共引文献
20
1
陈佳丽.
试论青藏高原风格迥异的藏族舞蹈[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2):77-80.
被引量:3
2
杨曦帆.
“羌姆”仪式中的音乐及意义阐释——“藏彝走廊”之乐舞考察[J]
.中国音乐,2006(4):68-72.
被引量:6
3
张晓文.
瓦面、瓦脸:新石器时期面具探索[J]
.艺术探索,2009,23(5):40-42.
4
赵名君.
浅谈藏面具之瑰丽的藏戏面具[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7):182-182.
被引量:4
5
陈映婕,张虎生.
再探西藏面具艺术活态生存的本质[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40-45.
被引量:2
6
权新宇.
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的文化人类解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48-52.
被引量:4
7
索南曲吉.
略析那曲索赞丹寺的羌姆艺术[J]
.西藏艺术研究,2011(3):25-30.
8
苏蓉.
论“信仰效应”下的羌姆仪轨舞蹈——东竹林寺“格归堆姆”节的田野考察[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0(1):14-18.
被引量:2
9
郭昕垚.
浅析地域性特征对藏族民间舞的影响[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0(2):61-62.
10
苏敦.
内蒙古兴安盟葛根庙“查玛舞”现状调查及研究[J]
.语文学刊,2016,36(13):98-100.
同被引文献
22
1
格桑益希.
藏传佛教“羌姆”面具艺术探秘[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58-63.
被引量:10
2
黄念然.
味象·观气·悟道——中国古代审美体验心路历程描述[J]
.广西社会科学,1998(2):96-99.
被引量:5
3
叶玉林.
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艺术面具美漫议[J]
.西藏艺术研究,2002(4):53-64.
被引量:10
4
向云驹.
论面具[J]
.民族艺术,2005(4):37-44.
被引量:3
5
拉巴次仁.
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略谈藏族苯教文化的形成及发展[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76-80.
被引量:16
6
罗布江村,杨嘉铭.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兼述藏族面具活态遗存的基本要素[J]
.中国藏学,2006(3):97-104.
被引量:9
7
杨嘉铭,杨艺.
藏族面具类型新议[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22-25.
被引量:2
8
[美]雷·韦勒克.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
9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0
曹娅丽.黄南藏戏[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
2
1
马冬梅.
符号美学视域下青海藏面具艺术审美探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4):121-124.
被引量:1
2
扎西曲扎.
藏族面具来源问题的讨论[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2):158-16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蒋建华.
改革开放40年国内藏戏研究综述[J]
.中国藏学,2018,0(3):195-200.
被引量:3
1
李天一.
生命的意义[J]
.文学教育,2013(1):156-156.
2
王大智.
儒家的学与禅家的悟——历代几位书家举例[J]
.博览群书,2010(2):53-54.
3
康.格桑益希.
藏传佛教“羌姆”面具[J]
.西藏人文地理,2005(5):110-121.
4
张佐邦.
巫术对人类审美心理的影响——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66-73.
被引量:1
5
郭德君.
生命内涵的哲学解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8):83-87.
6
许丹红.
诗意的陶冶[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6):17-18.
7
王丽梅.
上帝的“误读”与“悟读”——上帝“演变”所透视的生命内涵[J]
.兰州学刊,2006(8):15-17.
8
穆向阳.
简论审美体验的生命内涵[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52-53.
被引量:3
9
回望·展望[J]
.时代教育(下旬),2007(01X):30-31.
10
徐刚.
试论朱熹生命哲学思想[J]
.哲学研究,2002(10):31-36.
被引量: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