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中国曾长期被当做“反苏反共”作家,给国内读者留下他对中国充满偏见和敌视的错误印象.本文详细考察了奥威尔作品中的中国叙事,发现他主要利用“东方乐土”、“上海”、“中国佬”和“东亚国”等四个中国形象来表达他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和追求社会主义的政治观,从而在文学创作层面证明了奥威尔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并不是傲慢和敌对,而是尊重和理解.
作者 陈勇
出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57-74,共18页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0

  • 1葛桂录.一个吸食鸦片者的自白——德·昆西眼里的中国形象[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81-84. 被引量:4
  • 2周宁.《鸦片帝国》,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 3[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绪论”.
  • 4[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章".
  • 5克里斯蒂昂·莫尔威斯凯.《马尔罗<人类境遇>中的“中国式”和中国性》,载《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克里斯蒂昂·莫尔威斯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 6欧阳昱.《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1888-1988)》.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5页.
  • 7J. G. Ballard: The Kindness of Women, 1991, p. 328.
  • 8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廖世奇,彭小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7-128页.
  • 9[英]潘琳.《炎黄子孙--华人移民史》,陈定平,陈广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98-99页.
  • 10[美]何伟亚.《档案帝国与污染恐一阵:从鸦片战争到傅满楚》(The Arehive State and the Fear of Pollution: From the Opium Wars to Fu-Manchu),何鲤译,载李陀,陈燕谷主编.《视界》第一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7-88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