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机器人手术技术发展的历史 机器人手术系统源于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发明的Robdoc系统几乎没有实际的临床应用,只能算是启蒙阶段。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是Computer Motion 公司发明的AESOP(伊索)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伊索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由医生通过语音或脚踏板来控制镜头,调整视野,可以克服扶镜手疲劳所带来的镜头不稳定,但其功能单一,未能实现机械手进入手术区域操作,国内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曾使用过该系统,当时仅应用于心脏手术。1998年由Computer Motion公司研发的Zeus(宙斯)操作系统,具有独立的外科操作平台和机械臂,成为现代意义的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2000年6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为了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自动机械系统。机器人手术系统里程碑式的临床应用是在2001年9月,Marescaux医生在美国纽约应用宙斯系统,远程操作,为远在法国的患者实行了代号为“Lindbergh”的胆囊切除手术[1],国内有数家医疗单位也曾引进过该系统。2001年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收购Computer Motion公司后,在宙斯系统基础上研制出了达芬奇手术操作系统,该系统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2]。2008年7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了中国SFDA的认证。来自官方的数据,截至2013年8月底,达芬奇系统全球共装机2799台,其中美国2001台,欧洲443台,亚洲245台,中国大陆有16台,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之中。
出处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