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遗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遗民张立伟“遗民”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亡国之民,二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本文只论后者,即论隐逸的一个特殊类型。一、追问义在哪里历史上最早又最著名的遗民是司马迁记载的伯夷:(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于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
作者
张立伟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一时之义
黄宗羲
王夫之
明遗民
武王伐纣
郑孝胥
理性审视
君臣关系
《汉书》
顾炎武
分类号
D69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1
邵盈午.
从梁济“自沉”看中国近代遗老的文化心态[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1):35-41.
被引量:9
2
罗志田.
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78-83.
被引量:53
3
章开沅,刘望龄.
民国初年清朝“遗老”的复辟活动[J]
.江汉论坛,1964(4):45-55.
被引量:10
4
葛兆光.
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J]
.读书,1995,0(9):64-72.
被引量:25
5
王雷.
民初前清遗老圈政治心态浅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05-108.
被引量:4
6
傅道彬,王秀臣.
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J]
.北方论丛,2005(1):38-48.
被引量:3
7
张晓唯.
林琴南的遗老情结[J]
.历史教学,2005(3):75-76.
被引量:2
8
行龙.
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J]
.清史研究,2005(2):69-80.
被引量:29
9
关晓红.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J]
.历史研究,2005(5):84-99.
被引量:65
10
桑兵.
民国学界的老辈[J]
.历史研究,2005(6):3-24.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2
1
李洪蕾.
清初剧坛创作的易代省思现象[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4(4):39-47.
2
张笑川.
民初“清遗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兰州学刊,2012(9):60-6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潘静如.
清遗民研究议题平议[J]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1):184-198.
2
郑升.
20世纪以来八旗名典《雪桥诗话》研究综述与展望[J]
.语文学刊,2018,38(6):47-56.
3
程太红.
清遗民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展望[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2):57-63.
4
刘翔宇.
民国士绅变迁与县志编修探析——兼谈志书官修[J]
.中国地方志,2023(1):24-37.
1
马志刚.
从武王伐纣解析国家信仰与精神的必要性[J]
.兰台世界(下旬),2014(4):42-43.
2
李德运.
我国商人的起源[J]
.理论导刊,1985(3):49-49.
3
孔定芳.
论清圣祖的遗民策略——以“博学鸿儒科”为考察中心[J]
.江苏社会科学,2006(1):206-212.
被引量:8
4
温世亮.
论明隐逸遗民生存状态及其文化内涵[J]
.理论月刊,2012(5):57-60.
被引量:2
5
徐春平.
从高雄到广州——我与许伯夷先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缘[J]
.台湾工作通讯,2013(11):34-35.
6
谭直方.
“革命”的由来[J]
.报刊荟萃,2007(8):23-23.
7
李扬帆.
饿死异国的两广总督叶名琛[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9(17):47-48.
8
云青.
武王何时伐纣?[J]
.贵州民族研究,1987,7(2):92-92.
9
龙启群.
老年人要多个心眼[J]
.民主与法制,2016,0(18):8-8.
10
禹宏志.
依法治村 走向富裕[J]
.农村农业农民,1998,0(10):33-3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