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衡派”再评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衡派”再评价魏建,贾振勇一比较客观和深刻地总结了法国大革命历史经验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深有体会地写道:“我们自以为十分了解18世纪的法国,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表面上那耀眼的光彩,因为我们掌握着当时最卓越人物的历史细节,因为机智或雄辩的批评家们...
作者
魏建
贾振勇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5,共7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学衡派”
新文化
主流派
文化保守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激进主义
《学衡》杂志
文学进化论
新人文主义
白壁德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0
1
朱徽.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47.
被引量:4
2
李怡.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50-164.
被引量:36
3
李建中.
试论《学衡》诸子的文化模式与历史命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92-97.
被引量:1
4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5
5
段怀清.
三个层面、三条途径、三种结果──欧文·白璧德在中国[J]
.中国比较文学,1998(1):118-130.
被引量:10
6
龙文懋.
一个现代堂吉诃德的命运——吴宓及其文化保守主义[J]
.北方论丛,1998(4):12-18.
被引量:4
7
谭桂林.
评近年来对学衡派的重估倾向[J]
.鲁迅研究月刊,1997(2):3-7.
被引量:3
8
张华.
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6(1):14-16.
被引量:1
9
孙尚扬.
汤用彤文化思想探析(上篇)[J]
.中国文化研究,1994(2):33-40.
被引量:4
10
邵汉明.
“五四”精神的文化反思[J]
.中国文化研究,1994(2):41-5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贺敏.
学衡派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271-290.
被引量:5
2
刘卫国.
当代中国的“五四论述”与“现代文学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2):73-81.
被引量:3
3
刘卫国.
新文学批评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浪潮[J]
.广东社会科学,2017(1):166-1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金玲.
新发现的梁实秋与钱穆论争的佚文[J]
.新文学史料,2020,0(1):184-194.
被引量:1
2
殷杰.
吴宓新人文主义的“道德”的文学观[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78-83.
被引量:2
3
魏宏伟,胡志敏.
近五年来国内学衡派研究综述[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6-10.
4
田莺.
《新青年》媒介文本分析研究现状与改进[J]
.新闻世界,2009(12):107-108.
5
冷川.
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4):160-180.
6
刘卫国.
实证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63-70.
被引量:3
7
熊威.
试论保守主义与现代文学的二元互动——“学衡派”的历史意义[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4):277-277.
8
肖志兵.
林纾与“学衡派”之关系考证[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6,14(2):109-114.
9
李建设.
历史课堂情感价值引领的限域[J]
.中学历史教学,2023(2):33-35.
10
李楠.
历史的回眸与当下的思索——沈卫威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成就[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87-92.
1
李怀亮,钱振文.
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J]
.人文杂志,1998(2):135-139.
被引量:5
2
张同铸.
中国现代文学中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之反思[J]
.贵州社会科学,2005(4):109-112.
3
周立民.
跨过时间的“窄门”——谈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J]
.上海文学,2006(6):56-63.
被引量:3
4
罗宗义.
茅盾论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9(1):51-55.
5
骆兵.
试论李渔对公安“三袁”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3):54-58.
被引量:1
6
金华.
文学进化论质疑[J]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1):12-15.
被引量:1
7
滕宇,李伟明.
悲天悯人吾道孤 忧国恤民守性真——论吴宓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取向[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15(1):42-45.
8
刘志,王北平.
多重话语权力交织下的文学史写作——对钱钟书为何没能写出一部文学通史的探求[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27-29.
9
唐利群.
进化论:新文学史叙述的生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70.
被引量:1
10
李爱旭.
略论白壁德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之关系[J]
.泰山学院学报,1999,24(4):61-62.
文学评论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