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孟子“性善”略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战国中期,人性问题逐渐成为了诸子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涌现出了几种不同的人性论,孟子的性善说就是其中之一.孟子的性善说,前人讨论的已经很多,但大多只是就性善而谈性善,没有把它与孟子的整个思想联系起来研究,因而对它的认识还是不完整的.本文把孟子的“性善”放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来考察,探讨其性质,揭示其在孟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能够得出一个较为切合实际的结论.一、孟子“性善”的内容及其性质孟子“道性善”.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人性的善恶谈得还不够具体.这里,孟子却明确地主张“性善”.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他所说的“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就是后面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也就是“善”的人性;他认为这是人“皆有”的,无是心者,皆“非人也”.他这种思想,是主张人性都是善的,“性善”是生而固有的,是为人所共有的.孟子对性善的表述,还表现在他与告子的争论之?
作者 李兴和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