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生课堂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生课堂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刘云杉,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一、目的与方法学生课堂交往是教学社会学的重要范畴乃至核心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也可视为学生课堂交往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学生课堂交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课堂中学生相互之间的...
作者
刘云杉
吴康宁
程晓樵
吴永军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6-60,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言语交往
课堂交往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学生课堂
社会学
教师交往
课堂观察
小学课堂
主体构成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6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206
1
李长伟.
教师是谁?——与吴康宁教授的对话[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3-6.
被引量:7
2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J]
.教育研究,1999,20(7):42-48.
被引量:49
3
刘洁,徐宝华.
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2):100-105.
被引量:13
4
刘精明.
“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J]
.社会学研究,1999(6):19-36.
被引量:36
5
张楚廷.
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1):98-105.
被引量:35
6
陈佑清.
论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3):76-81.
被引量:26
7
谢维和.
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J]
.教育研究,1998,19(11):19-24.
被引量:49
8
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
.教育研究,1997,18(2):64-71.
被引量:154
9
沈贵鹏.
师生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J]
.教育科学,1997(1):23-25.
被引量:25
10
陈向明.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1):35-45.
被引量:92
引证文献
30
1
魏曙光.
关于重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常规的思考[J]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5):91-96.
2
李小红.
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56-59.
被引量:14
3
杨运强.
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探析[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1):80-83.
4
欧阳林丹.
教学语言研究的四种取向[J]
.上海教育科研,2005(6):41-43.
被引量:1
5
彭文秀.
“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
.教育科学研究,2005(6):35-37.
被引量:8
6
彭文秀.
“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S):25-27.
被引量:2
7
恽广岚.
国内课堂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浙江教育科学,2005(5):3-6.
被引量:4
8
宋立华.
初中生质疑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06(3):14-16.
9
宋立华,李如密.
初中生质疑能力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教育科研,2006(4):15-17.
被引量:2
10
徐炜炜.
学生群体性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1):40-42.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
臧彩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6):187-188.
被引量:2
2
袁树文.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调查研究[J]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0(8):190-190.
3
范文娟,左群英.
课堂教学交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267-269.
被引量:1
4
刘淑萍,卞开悦.
军校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效问题[J]
.大学(学术版),2009(2):36-39.
5
周勇.
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反思[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21-24.
被引量:1
6
欧阳林舟.
“差生”——复杂现象中的简单话语[J]
.江西教育科研,2004(9):12-14.
7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吗——从“教学要点”到“教学难点”[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21-26.
被引量:5
8
施明选.
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帮教工程[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43-45.
9
何善亮.
选择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择校”问题的积极应对[J]
.教育科学,2006,22(4):5-11.
被引量:6
10
陈波.
体育弱势生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原因[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7-59.
被引量:2
1
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
.教育研究,1997,18(2):64-71.
被引量:154
2
陆燕.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
.广西教育,2014,0(25):17-17.
3
刘卓亮.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课堂互动教学[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3):74-74.
4
胥倩.
从生活世界出发 开展真实的课堂交往[J]
.内蒙古教育,2009(1):42-43.
5
李慧雅.
“合作学习”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53-154.
6
蒋永岗.
课堂交往互动应把握好六个方面[J]
.宁夏教育,2007(5):52-53.
7
闫云刚.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J]
.考试周刊,2011(87):157-158.
8
李云碧.
抓住动态生成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6):27-28.
9
郭岱.
课堂生命的活力来自“互动”[J]
.科学课(小学版),2007(3):40-41.
10
张韵.
交往教学的课堂应用——生生交往的实现[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5):27-28.
被引量: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