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荀子哲学的评价,历来疑歧纷出;时至现代,竟连荀学的学派归属,也聚讼纷纭了,或说是法家,或说是杂家,或说是黄老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荀学“博而能容浅,粹而容杂”(《荀子·非相》),因而往往使人见二五而不知一十.如仅从天人、内外、古今、先后等方面论苟子,荀子究竟是主张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是内圣还是外王,是重古还是重今,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仁智互见,论者都可找到一定的论据.其实,荀子作为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的三任祭酒,当时最博通的学者,他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天人、内外、古今、先后之争,在寻找更高层次上的真理、他在《解蔽》中说:“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体常尽变,这才是他的胸襟、抱负和学术旨归.他处于战国剧变之世,却孜孜求常,意在持常应变;他非不重变,旨在变中显常.正确地处理常变关系,是每个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课题.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4,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