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影戏溯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影戏”借灯显影配声以演故事,其脱胎于唐人“俗讲”和“影灯”,初成于唐末五代,始盛于宋,广播于元明清。除此还对陇东南影子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陇东南或即中国影戏源地之一。
作者
赵建新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影戏
陇东南
影子戏
亲缘关系
《说郛》
唐末五代
明代中叶
西秦腔
上元
宋人笔记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4
1
魏力群.
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120-125.
被引量:57
2
丁言昭.
木偶、皮影和宗教文化[J]
.戏剧艺术,1997(3):120-128.
被引量:5
3
孙星群.
西夏汉文本《杂字》“音乐部”之剖析[J]
.音乐研究,1991(4):89-97.
被引量:17
4
江玉祥.
试论明代的影戏及相关问题[J]
.社会科学研究,1988(5):67-72.
被引量:3
5
王静如,李范文.
西夏文《杂字》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1997(2):67-90.
被引量:34
6
廖奔.
傀儡戏略史[J]
.民族艺术,1996(4):87-105.
被引量:15
7
杜启明.
宋《营造法式》今误十正[J]
.中原文物,1992(1):53-59.
被引量:1
8
赵磊.
通渭影子腔述略[J]
.中国音乐,2001(2):65-65.
被引量:4
9
李跃忠.
“手影戏”戏剧形态辨[J]
.艺术百家,2005,21(4):34-36.
被引量:2
10
李跃忠.
从“手伎”到影戏[J]
.民族艺术,2005(4):45-4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1
1
郑颖.
从陇南、陇西、陇东皮影音乐对比研究中看甘肃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
.西部文艺研究,2022(2):204-211.
被引量:1
2
李俊锋.
宋代山棚及相关称谓辨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72-76.
被引量:2
3
李跃忠.
手伎、手影戏与影戏的形成[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7):101-103.
被引量:1
4
李跃忠.
从“手伎”到影戏[J]
.民族艺术,2005(4):45-49.
被引量:9
5
张军.
明代以前北方影戏流传情况新探[J]
.宁夏社会科学,2007(4):106-111.
被引量:4
6
齐江.
乐亭影戏音乐与俗讲——乐亭影戏音乐的母体基因研究之一[J]
.中国音乐,2007(3):183-186.
被引量:10
7
李跃忠,许小主.
试论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J]
.创新,2010,4(1):120-122.
被引量:2
8
张军.
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商兑[J]
.三峡论坛,2017(2):80-84.
9
康爱琴.
丝路孔道上的艺苑奇葩——通渭“影子腔”探微[J]
.档案,2018(4):38-42.
10
李俊锋.
宋代山棚形制和作用初探[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6):35-4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跃忠.
“手影戏”非“影戏”辨[J]
.中华戏曲,2005(32):90-99.
2
李跃忠.
20世纪以来中国影戏民俗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98-101.
被引量:5
3
李跃忠.
论中国影戏的农耕文化特性[J]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3):96-99.
被引量:1
4
李跃忠.
论王国维在影戏研究史上的地位[J]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5):17-19.
被引量:1
5
李跃忠.
“影戏”语意流变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21-125.
被引量:2
6
李跃忠.
大影戏戏剧形态及其艺术特征考[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114-117.
7
张军.
滦州影戏研究综述[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3):103-112.
被引量:3
8
张军.
滦州影戏研究综述[J]
.四川戏剧,2010(2):70-74.
9
李跃忠,许小主.
试论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J]
.创新,2010,4(1):120-122.
被引量:2
10
张军.
影戏表演者李脱尘学术地位重估与口述资料补遗——兼与李跃忠先生商榷[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83-88.
被引量:2
1
蒋全顺.
释贯休书法考述[J]
.中国书法,2016(24):96-99.
被引量:2
2
韩茗妍.
浅析水墨山水的发展[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3):38-38.
3
晓雪.
在王老师擂响战鼓的时候[J]
.中文自修,2009(3):43-43.
4
常小军.
常小军作品[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9(4):43-43.
5
周仕华.
秦腔流布宁夏考略[J]
.朔方,2006,0(7):75-77.
被引量:1
6
张志峰,周媛媛.
二十世纪甘肃秦腔史研究现状[J]
.戏剧之家,2014(6):38-39.
被引量:1
7
许德宝.
音乐是剧种的决定者——“西秦腔”研讨会有感[J]
.当代戏剧,2008(1):24-26.
8
王景贤.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
.福建艺术,2011(6):60-62.
被引量:10
9
栗茵.
“西秦腔”研讨会在宝鸡市举行[J]
.当代戏剧,2007(6):12-12.
10
陆越子.
论中国花鸟画写意性的发展规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15-119.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