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唐代通俗诗的语言形式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谢思炜在“唐代通俗诗研究”一文(《中国社会科学》95年2期)中说:唐代通俗诗的语言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似平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反修辞文学.在中国诗歌发展中的常见现象是,由文人对来自民间的诗歌形式不断施以润色和修辞加工,最终在修辞上达到完美程度.而通俗诗的情况却恰好相反,由一批从文人中降落的分子对业已在文人手中成熟的诗形式作“反修辞”处理.这是文学基本取向上的一次反叛和倒转,其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通俗诗反修辞的基本手段是语汇的选择:不选择《诗经》、汉乐府和建安以来文人诗歌的语汇,而选择其他多种活跃于社会生活中的“异态语”.所选择的语汇主要有两种:佛教语言和社会俗语.它将佛教自身的形象比喻、说理恐吓与民间的谣谚俗谈及大量口语词汇融汇在一起,并直接采用一般口语的句型结构,不作“诗”的加工.在这一形式中。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