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收养子女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中有关子女收养的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子女收养现象的增多可能是造成出生登记中女婴漏登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指出,这一因素并非真正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偏高。
作者
贾威
机构地区
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处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1-25,12,共6页
Journal of Nanjing College for Population Programme Management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影响分析
出生婴儿性别比
生育史
计划生育
出生登记
抽样调查
人口与经济
漏报率
女婴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
1
李涌平.
胎儿性别鉴定的流引产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J]
.人口研究,1993,17(5):21-25.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33
1
汤兆云.
泉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及其对策[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93-200.
2
高凌,夏萍,刘小兰.
北京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分析[J]
.人口研究,1997,21(5):25-33.
被引量:6
3
张华.
浅析人工流产率与胎儿性别比的关联[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325-325.
4
陈卫.
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生育行为[J]
.人口研究,2002,26(2):14-22.
被引量:53
5
楚军红.
中国农村产前性别选择的决定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61-66.
被引量:20
6
韦艳,李树茁,费尔德曼.
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J]
.中国人口科学,2005(2):12-21.
被引量:23
7
韦艳.
出生性别比升高及其婚姻拥挤测度[J]
.西北人口,2005,26(5):50-53.
被引量:5
8
汤兆云.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06,28(1):25-31.
被引量:19
9
汤兆云.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为何成效甚微?——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人口研究,2006,30(1):84-88.
被引量:16
10
汤兆云.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及其政策选择[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43-5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7
1
陈友华.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
.人口研究,1999,23(6):21-27.
被引量:20
2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什瑞帕德.图加普卡.
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J]
.人口与经济,1999(S1):19-26.
被引量:12
3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什瑞帕德.图加普卡.
带有男孩偏好文化传播的人口模型[J]
.人口与经济,1999(S1):27-34.
被引量:7
4
严梅福.
变革婚居模式 降低出生性别比──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97-101.
被引量:15
5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
创立出生性别比新概念与构建马冯陈(MFC)数学模型[J]
.人口与经济,1997(5):3-12.
被引量:14
6
高凌,夏萍,刘小兰.
北京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分析[J]
.人口研究,1997,21(5):25-33.
被引量:6
7
叶文振.
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
.人口研究,1997,21(6):11-17.
被引量:33
8
王元璋.
我国人口性比例失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人口学刊,1985,7(2):47-50.
被引量:4
9
马安,查瑞传.
中国人口现状的初步分析[J]
.人口研究,1984,8(3):24-37.
被引量:4
10
顾大男.
生育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J]
.西北人口,1999,20(2):24-2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李妍妍,刘娟.
1980—2005: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回顾与评述[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37-40.
被引量:4
2
刘爽.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常及其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07(6):7-12.
被引量:6
3
刘成斌,风笑天.
“中国人口性别比”: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J]
.人口与发展,2008,14(2):36-47.
被引量:9
4
刘慧君.
性别失衡议题中的多元利益格局与政策博弈——对中国性别失衡政策议题网络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1,8(1):61-70.
被引量:12
5
张岚.
性别失衡,静悄悄的危机——我国人口性别结构问题的文献综述[J]
.青年与社会(下),2013(5):169-171.
6
王鹏,赛明明.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文献综述[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3(5):50-59.
被引量:1
7
赛明明,王鹏.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14(2):101-10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林燕霞,谢湘生,张德鹏.
复杂交互行为影响下的网络舆情演化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20,0(1):212-221.
被引量:29
2
赵德余,唐博.
近十五年我国政策网络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文献综述[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1(1):248-268.
被引量:6
3
石人炳.
中印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比较[J]
.南亚研究季刊,2008(3):78-81.
被引量:1
4
周俊山,尹银,王树新,潘琴.
拉萨市已婚育龄妇女的孩子价值观念分析--兼论妇女地位和生育文化对孩子价值的影响[J]
.人口与发展,2008,14(6):39-46.
被引量:4
5
郑媛,徐乐,邹宇华.
广州市大学生生育观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42-743.
被引量:9
6
李敏,陈卫.
2008年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J]
.人口与发展,2009,15(5):35-39.
被引量:2
7
李怀.
社会学贡献与综合类期刊的学术坚守——《甘肃社会科学》(2000—2008年)社会学论文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10(2):61-65.
被引量:1
8
唐美玲.
“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J]
.青年探索,2010(6):5-10.
被引量:19
9
刘慧君.
性别失衡议题中的多元利益格局与政策博弈——对中国性别失衡政策议题网络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1,8(1):61-70.
被引量:12
10
王菲,刘爽.
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区域的识别、特点及成因——基于县(市)级层面的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1(5):9-16.
被引量:8
1
刘晓兵,李树茁,张烨霞.
中国流动儿童出生登记的探索性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1):49-55.
被引量:1
2
居民办事指南[J]
.社区,2003(02B):22-22.
3
肖振禹.
一个可喜的尝试——读《中国计划生育史稿》[J]
.中国人口科学,1989(3):64-65.
4
许艳梅.
人类生育史上的奇闻[J]
.家庭科技,2000(9):46-46.
5
叶彦儒.
从北京市海淀区生育史调查中看到的几个问题[J]
.人口研究,1983,7(1):43-45.
6
李树茁,刘晓兵.
中国儿童出生登记制度变迁研究[J]
.人口学刊,2008,30(2):9-14.
被引量:2
7
何大伟.
关于对失独、残独家庭提供社会援助的建议[J]
.决策导刊,2015,0(5):32-34.
8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
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J]
.人口研究,2004,28(4):3-15.
被引量:31
9
刘晓兵.
中国出生登记的委托代理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113-115.
10
吴越.
生育史里的文明——人口控制的文化意义是减少生者的不幸[J]
.齐鲁周刊,2014,0(24):19-19.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