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入派三声”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入派三声”论董绍克《中原音韵》一书的“入派三声”问题是音韵学界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一个老问题。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深入研究、探讨这一问题的真谛,但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为了有助于这一公案的解决,笔者也谈点个人看法。本文共论述以下三个问题。一、关于“...
作者
董绍克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7-91,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入派三声
入声字
入声调
平仄格式
语音系统
语言
入声韵
阴声韵
“中原”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1
洪波.
“给”字的语法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04(2):138-145.
被引量:46
2
冉启斌.
汉语鼻音韵尾的实验研究[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37-44.
被引量:11
3
张卫东.
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3):73-78.
被引量:26
4
李兆同.
云南方言的形成[J]
.思想战线,1999,25(1):51-55.
被引量:29
5
徐丹.
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J]
.方言,1992(1):54-60.
被引量:42
6
李无未,王晓坤.
《九经直音》反切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5(1):87-94.
被引量:5
7
黄友良.
明代四川移民史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69-79.
被引量:10
8
蓝勇.
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2):77-81.
被引量:21
9
裴宰爽.
宋代入声字韵尾变迁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2(4):29-35.
被引量:8
10
鲁国尧.
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J]
.语言科学,2007,6(2):3-2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苏俊波.
汉语方言的“给”“跟”混同[J]
.华中学术,2023(1):146-163.
1
欧阳戎元.
南阳方言入声今读平声——以宛西方言为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4):39-45.
被引量:1
2
刘镇发.
北京话入派三声的规律与北方官话间的关系[J]
.语言研究,2004,24(1):105-110.
被引量:3
3
李新魁.
关于《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与赵遐秋、曾庆瑞同志商榷[J]
.中国语文,1963(4):275-281.
被引量:2
4
讴阳.
入、上声字在词中的应用[J]
.开心(老年),2017,0(2):27-27.
5
丁喜霞.
试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J]
.古汉语研究,1995(4):14-17.
被引量:6
6
刘志纲.
试论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37-42.
7
金欣欣.
略论《中原音韵》入声的数量和韵尾特点[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4):66-73.
被引量:1
8
贺巍.
今声调与古平仄[J]
.语文研究,1981(2):111-115.
被引量:2
9
曲峰.
也谈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是否加顿号[J]
.语文教学研究,2010(5):39-40.
10
金欣欣.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论[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2):151-156.
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