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付宗国,张爱玲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既是哲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心理学界,米德极富盛名,被公认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开创者。米德创立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也为...
作者
付宗国
张爱玲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5-69,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符号互动
自我理论
儿童
社会心理
米德
行为主义
社会群体
社会自我
语言能力
詹姆斯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165
1
林柳生,郭联发.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理的比较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22-28.
被引量:1
2
郁嘉祺.
浅论女大学生同居现象的原因和对策[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188-190.
被引量:3
3
方莉.
回归历史语境辨析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情法关系——以《论语》中“直躬证父”章和《孟子》中“窃父而逃”章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41-242.
被引量:1
4
王磊,刘洪涛,赵西萍.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1):27-29.
被引量:69
5
才果.
青海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16-120.
被引量:1
6
邹泓.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39-44.
被引量:210
7
张华.
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1996,26(4):8-13.
被引量:34
8
周国韬,贺岭峰.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3):39-44.
被引量:104
9
冉乃彦.
3-9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4):18-21.
被引量:8
10
蒙培元.
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J]
.哲学研究,1991(3):50-6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5
1
王晓刚,路桐,孟凡莹.
心理剧角色交换技术的作用机制初探[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2):177-194.
被引量:1
2
谢洁茹.
质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6-8.
被引量:1
3
周莹,陈红.
汉、藏、彝族青少年身体自我满意度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796-797.
被引量:6
4
陈瑞,陈红,刘兰,彭光秀,高笑.
汉、藏、彝族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评价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7):440-442.
被引量:6
5
曾昱.
米德的自我观述评[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65-67.
被引量:1
6
李琴,唐志明.
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中贵州旅游形象的传播[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57-58.
7
邵凯,董传升,牛杰冠.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我国三大球积弱现象分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15,37(1):12-16.
被引量:2
8
靳代平,王新新,姚鹏.
品牌粉丝因何而狂热?——基于内部人视角的扎根研究[J]
.管理世界,2016,32(9):102-119.
被引量:104
9
郑雯倩.
华夏文明的传播情感论——以儒道佛三家为例[J]
.东南传播,2016(10):50-53.
被引量:2
10
李敏.
《红楼梦》“正邪两赋”说的符号互动论解读[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30(2):42-45.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
马贵梅,马红,张旭,马冰,袁明月.
基于扎根理论的员工建言质量研究:内容结构、测量与作用机制[J]
.管理评论,2022,34(12):227-240.
被引量:8
2
周志民,陈瑞霞,简予繁.
品牌幸福感的维度、形成及作用机理——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3):19-34.
被引量:6
3
谭筠鹏,黄莉瑶.
在线社区中情感支持的需求与获得:对“研究生退学超话”的媒介可供性考察[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4(1):285-303.
4
段姗姗,宋怡.
心理剧在童年创伤干预中的应用进展[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6):93-102.
5
张其林,汪旭晖.
平台的光环效应——平台型电商声誉的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J]
.营销科学学报,2021(2):1-20.
被引量:1
6
陈瑞,陈红,刘兰,彭光秀,高笑.
汉、藏、彝族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评价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7):440-442.
被引量:6
7
阙敏,陶芳标,张丽华,黄锟,何春燕,苏普玉.
合肥市青少年体重控制心理、行为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1):1085-1088.
被引量:9
8
张虎祥,杨建文,田宇,张胜林.
兰州市大学新生身体自我满意度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1012-1013.
被引量:7
9
周天梅,陈红.
四川省中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同伴嘲笑的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39-341.
被引量:9
10
陈瑞,陈红,高笑,彭光秀,羊晓莹.
汉族和彝族高中女生身体不满意影响因子预测模型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567-569.
被引量:1
1
唐月芬.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7):25-28.
被引量:17
2
孟娟.
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170-174.
被引量:35
3
心中只有自己,不是自私是幼稚[J]
.消费,2011(44).
4
陈露,江昀.
“艳照”系列事件引发的网络伦理再思考——由符号互动理论解读[J]
.消费导刊,2009,0(15):206-206.
被引量:1
5
张世富.
面向21世纪的社会心理学——回顾与展望[J]
.昆明学院学报,1995,26(3):57-61.
6
翟聪.
浅析佛教思想的传播机制[J]
.青春岁月,2013,0(10):183-183.
7
董轩.
“自我”概念的符号互动主义溯源与评述[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11):35-37.
被引量:1
8
刘春雪.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整合研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5-140.
被引量:2
9
乐国林.
米德自我概念的述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53-56.
被引量:1
10
刘悦.
荀子:唯一提倡法治的儒学宗师[J]
.当代检察官,2016,0(8):21-2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