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读者服务的传统模式是以藏、阅、借、咨的高度分流为本质特征的。部门之间、书刊之间、借阅之间在功能上有严格的分工。与此相适应,图书馆在藏书宏观布局上大多是以科学为标准来划分书库或阅览室、参考室等。所以,同类或同一种图书往往散见于多处。不用说,这种模式在图书馆馆藏复本率较高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对于读者服务,提高馆藏利用率,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90年代以来,图书馆馆藏发生了有目共睹的结构变化,藏书复本逐年减少的趋势,一时无法逆转。传统模式下的读者服务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困难和障碍。其一,在外借服务中,由于外借周期长,利用率高的文献往往只能满足少数读者,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大量的拒借,这一现象在技校图书馆表现得最为充分和突出。这就一方面使图书馆有价值的书刊文献不能为众多的读者利用,从而降低了文献资源的效益和流通率;另一方面,使图书馆、藏书、读者三者的矛盾愈演愈烈。读者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的例子举不胜举,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历史上最低点,图书外借服务步履艰难。 造成图书馆读者工作被动,难以摆脱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图书馆本身来说,根本原因还在于现行的读者服务体制模式和模式决定的藏书布局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和读者的需要。因此。
出处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3-63,共1页
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