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兼与赵璧如先生商榷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认知”与“认识”的分野以及现在用“认知”取代心理学中“认识”一词的必要性,其意义在于:(1)有助于准确概括认识的心理过程;(2)有助于心理学概念体系的完善;(3)有助于我国心理学与世界心理学的联系与统一。
作者
张积家
杨春晓
孙新兰
机构地区
烟台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心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国际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哲学概念
认识过程
认识论
概念体系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25
1
方正,胡化凯.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2):54-61.
被引量:1
2
孙鹏,黄格林.
西方对认知战的研究历程及其特征述评:2008-2021[J]
.思想理论战线,2022(6):115-124.
被引量:5
3
左军占.
基于战略心理全球影响塑造与控制的认知战争理念[J]
.思想理论战线,2022(4):122-127.
被引量:4
4
张积家.
再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J]
.教育研究,1997,18(11):48-53.
被引量:6
5
赵璧如.
关于文艺理论中出现的一个应当重视的新问题——六论用“认知”取代“认识”问题[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2):59-68.
被引量:2
6
张大成,张厚粲,周晓林,舒华.
听写任务下的字词加工[J]
.语言文字应用,1999(1):68-71.
被引量:16
7
许燕,张厚粲.
小学生言语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3):2-5.
被引量:14
8
张厚粲.
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几点意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4):77-80.
被引量:1
9
张厚粲.
一种简便的言语强化运动性条件反射实验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1):157-162.
被引量:1
10
于陆琳,姜培良.
从对心理学的批判来看我系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张积家.
再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J]
.教育研究,1997,18(11):48-53.
被引量:6
2
白凯,马耀峰,游旭群.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J]
.旅游科学,2008,22(1):22-28.
被引量:77
3
李志宏.
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美学创新的启示──认知美学论纲[J]
.社会科学战线,2000(1):74-77.
被引量:7
4
梁玉水.
认知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5):121-125.
被引量:3
5
王瑞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中的日常交往认知[J]
.广西民族研究,2022(5):71-78.
被引量:2
6
张积家,舒华,许燕.
张厚粲的实验认知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J]
.心理学探新,2023,43(1):3-15.
7
吴爱军.
概念史视域下认知战及其基本问题审辨[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6):99-107.
被引量:4
8
赵璧如.
学术理论系统中不能用“认知”取代“认识”——对已发表的六篇论文的阶段性的总结[J]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1):25-28.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周丰.
西方神经美学的源起、内涵及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的考察[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2):480-502.
被引量:3
2
李霞,余荣卓,罗春玉,王光玉.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J]
.林业经济,2020,0(1):36-43.
被引量:27
3
王丽萍.
基于游客感知的智慧景区建设评价——以花果山景区为例[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4):20-25.
被引量:2
4
单小曦.
文学信息生产的历史发生与现实生成[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116-119.
被引量:1
5
单小曦.
实践·生命·审美智能——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的审美历史发生理论反思[J]
.贵州社会科学,2007(2):38-41.
被引量:2
6
白凯,马耀峰,游旭群.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J]
.旅游科学,2008,22(1):22-28.
被引量:77
7
李琳.
校园旅游对高校管理的作用、影响及相关对策——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48-51.
被引量:1
8
吴彩云.
国内旅游行为研究进展[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2):90-95.
被引量:5
9
陈楠,乔光辉.
基于感知-认知因素的奥运会后北京旅游形象变化研究——以入境游客为例[J]
.资源科学,2009,31(6):1000-1006.
被引量:24
10
白凯,孙天宇.
旅游景区形象共生互动关系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旅游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0,30(1):162-166.
被引量:16
1
怀念曹日昌同志[J]
.心理学报,1979,11(2):143-143.
被引量:1
2
乐乐.
普通心理学教材建设的新作——读孟昭兰主编的《普通心理学》[J]
.应用心理学,1995,1(1):61-62.
3
王小彦.
论“认知”与“认识”的分界[J]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1):3-4.
被引量:1
4
彭聃龄.
时代需要和教材修订——《普通心理学》教材修订工作经验[J]
.高等理科教育,2001(5):79-81.
被引量:2
5
蔚强,唐晓敏.
艺术活动中的“情绪记忆”辨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130-131.
6
彭景训.
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读后[J]
.心理科学通讯,1983,6(5):49-51.
7
许梦虞.
从美、苏《普通心理学》教材看我国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
.心理学探新,1986,11(4):72-76.
8
杨俊亮.
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2):26-29.
9
宗义,中华.
又一本《普通心理学》新著即将出版[J]
.心理学探新,1982,7(1):27-27.
10
余敦旺.
关于心理本质问题之我见[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21-25.
中国社会科学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