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哲学与社会精神刘潼福“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哲学与时代的一种关系,同时也给了哲学一种神圣的自豪。然而,当沉浸在这种自豪中的精华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哲学低下的地位与缺失的价值时,神圣的自豪陷人了世俗的困惑。如果因此从...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5-39,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2
-
1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2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希腊的生活[M].幼狮文化公司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
3联合早报网.中国人均收入今年破万元人民币[EB/OL].http://www.zaobao.com/stock/pages13/china050820a.html.
-
4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外预测:中国人均收入十二年内可能要翻番[EB/OL].http://news.stock888.net/040105/101,1317,408880,00.shtml.
-
5新华网.美国学者预测:中国人均收入26年后能超过美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4/11/content_2814263_1.htm.
-
6马惠娣,胡志坚.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总报告[M]//马惠娣.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
7罗歇·苏.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8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9奥托·基弗.古罗马风化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
10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95.
-
1黄亮.《大学》对人类道德精神的揭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8-12. 被引量:1
-
2董礼芬,董一英.论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现代转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25-28.
-
3杨寿堪.哲学与时代[J].师资建设,2014(4):93-94.
-
4陈少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J].实事求是,2011(5):5-8. 被引量:7
-
5樊浩.论中国道德的精神[J].孔子研究,1994(1):3-12. 被引量:3
-
6张亚林.传统道德精神的主体性意识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17-18.
-
7何美荣.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5):79-81.
-
8周毅.市场文明可持续发展(下)[J].企业文明,1998(4):7-11.
-
9孙莉颖.论儒家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J].学术交流,2004(11):15-18. 被引量:4
-
10宋长宝.“哲学与时代研讨会”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