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精神相通的:教,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成为"善学者",当学生确实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教师即可由扶翼而逐渐撒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彼时不仅"师逸",而且可收"功倍"之效。这境界,当然是老师们所心向往之的。问题是:通向"不教"之境的"路"在哪里?不错,"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向"不教"之境的路当然不止一条;但总有一些路比较直捷,费时少而效率高,有一些路则比较迂迥,费时多面效率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诸多的"路"中挑选出一条最少迂迥、可以直达目标的"终南捷径"。传统的教学论和语文教学法都十分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这是它的"合理内核";但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则认识不足,研究不够,这是它的根本缺陷。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重"教"而轻"学",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