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省略”和“隐含”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区分了"省略"和"隐含",这对语法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下面分"省略"和"隐含"两部分谈点体会,向吕先生和广大读者请教。一省略吕先生指出:"关于省略,从前有些语法学家喜欢从逻辑命题出发讲句子结构,不免滥用‘省略’说,引起别的语法学家的反感,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说是只要说出来的话能让人懂。
作者
施关淦
机构地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5-128,154,共5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省略
语法学家
隐含
句子结构
语境
语言
上下文
思想感情
汉语语法
动词性词语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7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267
1
沈家煊.
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J]
.中国语文,2021(1):3-17.
被引量:25
2
崔应贤.
也谈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问题——与袁毓林先生商榷[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79-85.
被引量:5
3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44
4
邓思颖.
空动词从属小句的特点[J]
.汉语学报,2004(1):23-32.
被引量:18
5
赵世举.
关于汉语省略句的判定标准问题[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98-100.
被引量:8
6
蓝纯.
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
.外语研究,1999(3):11-14.
被引量:47
7
陆镜光.
句子成分的后置与话轮交替机制中的话轮后续手段[J]
.中国语文,2000(4):303-310.
被引量:29
8
石毓智.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16-27.
被引量:73
9
熊学亮.
认知语境的语用可及程度分析[J]
.外国语,1999,22(6):17-23.
被引量:40
10
何自然,冉永平.
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3):3-10.
被引量:354
引证文献
20
1
黄忠廉.
汉译流畅的语义—语境管控机制——汉译语文研究之一[J]
.英语研究,2022(2):12-22.
被引量:1
2
高航,严辰松.
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4):12-19.
被引量:23
3
彭家法.
同音同形合并现象[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103-109.
被引量:1
4
刘根辉,李德华.
中国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J]
.现代外语,2005,28(1):72-81.
被引量:22
5
方环海,赵晓敏.
从名词性小句看汉语的“不定式”结构[J]
.汉语学报,2008(2):23-30.
被引量:1
6
王姝.
关于汉语短语系统[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4):41-43.
被引量:1
7
颜力涛.
复合把字句与复合被动句中“给”后宾语的省略问题及其诱因[J]
.中国语文,2008(6):535-543.
被引量:10
8
葛婷.
协同副词对名词性成分的句法语义选择[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120-123.
9
黄婉梅.
重评《新著国语文法》对省略现象的研究[J]
.武陵学刊,2011,36(1):116-120.
10
张和友,邓思颖.
动词分类、语义选择与汉语的空宾语结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9-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马锦然.
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分析[J]
.现代英语,2021(6):121-123.
被引量:1
2
王琛博,蒋静忠.
汉语短语观探源[J]
.汉字文化,2024(17):24-27.
3
崔靓.
汉语流水句的判定要素与本质属性[J]
.外国语言文学,2023,40(6):59-69.
4
黄立波.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融合趋势考察[J]
.英语研究,2023(2):40-53.
被引量:1
5
张夏媛.
语用学与我国外语课堂教学问题[J]
.东西南北,2020,0(2):240-240.
6
颜力涛,柳英绿.
虚词“给”的同一性及其分布状况[J]
.汉语学报,2011(1):62-69.
被引量:5
7
钟茜韵.
国内语用学研究:现状、路径及展望——对2008—2010年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实证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2):105-111.
被引量:1
8
张婧珊.
语言环境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132-133.
被引量:1
9
颜力涛,姚海萍,谢晓明,谢静.
几类特殊位置上的有被字标志的被动小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8):101-102.
10
李雯婧.
预设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264-265.
被引量:4
1
张学会.
浅析动词作宾语的谓宾动词[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99-101.
被引量:1
2
宗守云.
浅论科技语体中的“似乎VP”句[J]
.中国语文,2002(1):25-28.
被引量:17
3
张艳英.
试谈《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几个问题[J]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40-42.
被引量:1
4
朱庆明.
析“支”、“条”、“根”[J]
.世界汉语教学,1994,8(3):22-23.
被引量:17
5
胡燕.
“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的语义来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7):81-83.
6
吕明臣,刘海洋.
“是+名”的逻辑语义及汉语语法教学的可能途径[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0(4):34-39.
7
吉玉见.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评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13(2):80-81.
8
艾红玲.
科学语体的基本特点和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吕淑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例析[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51-54.
9
李新立.
对于较特殊的动词、形容词划分问题[J]
.运城学院学报,1988,9(3):87-90.
10
杨晓宇.
试评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50-54.
中国语文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