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与科学划界─—L.劳丹的划界理论
被引量:5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70-78,共9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9
-
1马利奥.邦格,张金言.什么是假科学?——只有检验许多特征才能明确区分假科学与科学[J].哲学研究,1987(4):46-51. 被引量:12
-
2陈健.科学划界的多元标准[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3):8-15. 被引量:19
-
3M·邦格.什么是伪科学[J].哲学研究,1984,(4).
-
4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8.
-
5陈健.科学划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43-44.
-
6[5][6]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5;106;47.
-
7[7][8][9][10][11][12][13]夏基松.西方科学哲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89;178;195;196;211;211;249;250.
-
8Einstein A.爱因斯坦文集: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
9Popper K.The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M].Illinois: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1974.
-
10Popper K.科学:猜想与反驳[M].北京:三联书店,1987.
二级引证文献20
-
1武静,陈琛.汤姆·斯托帕德科学戏剧中的“划界问题”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44-153. 被引量:1
-
2别应龙,蔡仲.“伪健康”食品的社会建构——以可口可乐为例[J].科学学研究,2020,38(2):200-207.
-
3蔡文辉,张凤民.构建相关性思维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9):889-890.
-
4盛显容.科学分界标准探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1):14-17.
-
5武青艳,王延臣.略论伪科学[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92-294.
-
6孟维杰.从科学划界看心理学划界的深层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1):27-31. 被引量:3
-
7冯伟娜,冯同旺,王超,陈曦.科学分界问题探赜[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110-113.
-
8刘庆炬.近十年科学、技术的界定及相互关系研究述要[J].铜陵学院学报,2008,7(4):74-77.
-
9李醒民.伪科学或假科学面面观[J].学术界,2008(6):25-43. 被引量:7
-
10武青艳.略论科学与伪科学[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93-94.
-
1孟建伟.论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8(8):10-17.
-
2方在庆.规范自然主义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14(2):1-10. 被引量:2
-
3贾向桐.工具主义能实现科学方法论的自然化吗?——论规范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前景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21-27. 被引量:1
-
4师保国,廖承琳.规范自然主义理论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3):17-20. 被引量:1
-
5周丽昀.论詹尼夫对规范知识论的批判——从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到“元规范性”[J].哲学动态,2010(12):47-54.
-
6李涤非.劳丹思想的一种融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2):50-55. 被引量:2
-
7王荣江.波普证伪主义方法论批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17(6):22-25. 被引量:9
-
8谢爱华.自然与规范:当代科学哲学自然主义转向的两难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4):118-122. 被引量:1
-
9刘默.库恩对波普尔科学划界的批判是否成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6):26-31. 被引量:3
-
10D.金尼夫,初晓.我们需要固定的方法论原则吗?[J].世界哲学,1994(3):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