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融走向新生──《当代新道家》给我们的若干启示
被引量:1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7-79,共3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8
-
1《荀子·天论》译注[J].求是学刊,1974,1(0):72-79. 被引量:31
-
2刘仲林.廿一世纪中国哲学的孕育与突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6):18-25. 被引量:2
-
3《孟子》选 公孙丑(下)[J].英语学习,2012(3):72-74. 被引量:19
-
4江怡.中国的哲学研究在国际哲学中的影响和困境[J].哲学动态,2014(2):18-21. 被引量:4
-
5刘晓力.当代哲学如何面对认知科学的意识难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4(6):48-68. 被引量:32
-
6梁冬.《梁冬说庄子·人间世》[J].党员生活(湖北),2017,0(24):76-76. 被引量:11
-
7权雅之.老子“无为”哲学中珍贵的反异化思想[J].珠江论丛,2014(2):23-30. 被引量:1
-
8庄子.《庄子》[J].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9,0(4):17-17. 被引量:13
-
1李若暉.“道德”與“行動”[J].国学学刊,2016,0(2):12-15.
-
2胡伟希.金岳霖的新道家思想——以“无极而太极”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1-37. 被引量:1
-
3许抗生.构建当代新道家学说刍议[J].中国宗教,2015(5):64-67.
-
4孔占芳.孔子价值观对弘扬新青海精神的若干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2(6):111-114.
-
5李玉用.“当代新道家”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3):22-25. 被引量:3
-
6赵吉惠.重新确认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J].哲学研究,1992(7):53-58. 被引量:3
-
7李玉用.“当代新道家”研究述评[J].晋阳学刊,2006(3):127-129.
-
8赵卫东.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定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21-25. 被引量:2
-
9陈长生.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0(1):75-81. 被引量:1
-
10陈长生.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2):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