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3,共2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4
-
1田辰山.关于“儒家思想与科技的关系”问题[J].孔子研究,2005(5):4-30. 被引量:5
-
2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C]//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
3梁宗巨.从数学史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C]//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3.
-
4陈卫平.李约瑟难题与现代新儒学[C]//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
1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1-5. 被引量:3
-
2李琴.文化保守主义浮出水面[J].天涯,2004,0(5):185-186. 被引量:2
-
3彭秀良,高博艺.追寻新文化保守主义[J].中国社会导刊,2007(04S):60-61.
-
4徐晓旭,朱丹彤.试评新文化保守主义[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18(4):4-6. 被引量:1
-
5李毅.九十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及其特点[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1999,0(1):28-30.
-
6李坚,周忠玺.当代中国新文化保守主义述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2):4-10. 被引量:6
-
7杨维中.从“文化热”与“国学热”的观念转换看传统文化研究路向[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4):60-62. 被引量:2
-
8王代言.四川文化开放与交流的历史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292-295. 被引量:1
-
9冯贵贤,魏胤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益探索[J].理论与现代化,1999(8):34-34.
-
10曲青山.关于“双百”方针的历史思考[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4):65-6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