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乐记》的中和思想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乐记》的中和思想王耀贵《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影响的音乐理论著作。比之于先秦及孔子的乐教思想,它显然系统化、理论化了;比之于它之后的音乐理论著作,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徐瀛的《溪山琴况》等,它显得更全面、更博大。没有一部著作象它那样,对我国音...
作者
王耀贵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59,共5页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乐记》
礼乐
中和思想
西周末年
致中和
审美理想
哲学思想
伦理道德
《声无哀乐论》
中庸思想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3
1
修海林.
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46-54.
被引量:18
2
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坑的发掘[J]
.华夏考古,1998(4):11-24.
被引量:11
3
蔡仲德.
《乐记》哲学思想辨析[J]
.音乐研究,1981(4):107-112.
被引量:11
4
边成修,李奉山.
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J]
.考古学报,1974(2):63-85.
被引量:56
5
杨富斗.
山西万荣县庙前村的战国墓[J]
.文物,1958(12):34-35.
被引量:13
6
崔宪.
先秦乐律的历史流变(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1):1-9.
被引量:5
7
刘绪,徐天进,罗新,张奎.
1992年春天马——曲村遗址墓葬发掘报告[J]
.文物,1993(3):11-30.
被引量:43
8
赵慧民,李百勤,李春喜.
山西临猗县程村两座东周墓[J]
.考古,1991(11):987-994.
被引量:26
9
吕骥.
探索《乐记》的理论价值(上)[J]
.音乐研究,1988(1):5-13.
被引量:4
10
伍雍谊.
关于音乐的内容[J]
.音乐研究,1984(4):25-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张雪.
论《乐记》的“中和”思想[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126-127.
被引量:5
2
杨文胜,李晓莉,韩越.
郑国青铜礼乐器祭祀坑相关问题讨论[J]
.华夏考古,2008(2):110-120.
被引量:5
3
冯莹.
《乐记》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5):231-233.
4
周旸辰.
中国音乐美学中音乐本源问题之探微——以《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为个案研究[J]
.黄河之声,2022(7):168-17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肖丽娅.
论《乐记》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和谐审美观[J]
.铜仁学院学报,2010,4(2):25-30.
被引量:1
2
朱晓芳.
两周乐钟的发现与研究[J]
.中原文物,2012(6):45-51.
3
谢肃.
关于新郑中行遗址青铜器坑和马坑性质的讨论[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11):18-25.
被引量:2
4
姜辉.
浅谈《礼记·乐记》中“和”的观念[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8):73-74.
被引量:1
5
吴沁.
试析《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东岳论丛,2014,35(9):156-159.
被引量:1
6
李玲玲.
由乐及礼:论春秋时期郑乐对礼制的坚守与僭越[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3):93-97.
被引量:1
7
丁晔.
《乐记》中的“和合”思想[J]
.北方音乐,2016,36(16):71-72.
被引量:1
8
陈博.
郑韩故城中行遗址马坑性质刍议[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4):36-42.
被引量:1
9
孙海宁.
郑韩故城祭祀遗址编钟的年代及相关问题[J]
.华夏考古,2022(4):97-102.
10
宋小娟.
我眼中的《乐记》[J]
.明日风尚,2017,0(8):292-292.
1
蒲崇举.
我国古代书坛人品和书品述评[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6,16(3):96-99.
被引量:1
2
杨迪.
“中和”思想和中国古典舞[J]
.广东艺术,2013(4):38-39.
3
童娜娜.
浅谈国画的“中和”思想[J]
.艺术探索,2008,22(2):77-77.
4
杨琦.
先秦儒家“中和”思想对古典乐论的影响[J]
.社会科学家,2012,27(7):127-130.
5
闫铮.
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4):62-64.
被引量:4
6
夏阳.
浅谈儒家“中和”与书法[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5):42-43.
7
邵萍.
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及蕴涵的中和之美[J]
.芒种,2012(2):229-230.
8
李明.
《书谱》中的中和思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2):85-86.
被引量:2
9
金洪善.
古琴曲《良宵引》赏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210-210.
10
郭因.
从文化长河中审视新安画派[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8(4):65-7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