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的语言本体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是人类一切存在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精神的房屋。法律一旦形成,语言便成为它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语言不仅是法律的现象世界,更是它的本体世界。没有语言,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律的特质首先依赖于对语言本体的确认,这种确认,又决定了法律对语言的严格制约作用。
作者
刘愫贞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学院汉语教研室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6-90,共5页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语言
本体
法律语言
语言符号系统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4
1
杜金榜.
从目前的研究看法律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现代外语,2000,23(1):99-107.
被引量:46
2
一个不可思议的盗窃[J]
.视野,2008(5):4-6.
被引量:1
3
陈炯.
应当建立法律语言学[J]
.现代法学,1985,7(1):77-77.
被引量:11
4
刘艳茹.
狭义的“语言转向”与广义的“语言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4(5):255-256.
被引量:3
5
廖美珍.
论法学的语言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200-204.
被引量:22
6
李振宇.
论法律语言学的学科归属[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0):211-214.
被引量:8
7
谌洪果.
通过语言体察法律现象:哈特与日常语言分析哲学[J]
.比较法研究,2006,20(5):131-146.
被引量:12
8
冯占省.
语言与法律关系的本体论思考[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4-95.
被引量:6
9
姜红.
哲学的语言转向对当代语言研究的意义[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37-41.
被引量:2
10
Solan,L.The Language of Judg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引证文献
4
1
钟彩顺,黄永平.
基于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法律语言学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1):73-77.
被引量:2
2
张鸿绪,黄正想.
从边缘性学科视角看法律与语言的关系[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00-103.
3
朱敏冠.
法律推理中的隐喻——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44-147.
被引量:1
4
林新明.
哲学语言转向维度下的法律语言研究[J]
.文教资料,2024(5):42-4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郑金雄.
易读性传播:法律传播中的语言解码与理解[J]
.政法论坛,2011,29(6):24-36.
被引量:9
2
赵金宇,冯彦.
概念隐喻视角下经典法律格言文化认知探析——探寻法律的精神,寻找法治的力量[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35-41.
被引量:2
3
周生辉.
语言证据范畴下的法律语言学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4):17-17.
1
牟伦胜,徐煜.
构建统一的检察语言使用机制[J]
.人民检察,2010(6):73-73.
2
舒扬.
简论黑格尔的理性法思想[J]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9(4):86-90.
3
孙云,张学玲.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与任侠者的产生[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52-55.
4
吴登.
在服务人民与通俗性、实践性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当代广西,2015,0(18):56-56.
5
樊崇义.
“把握司法规律 推进司法改革”系列之何为司法规律[J]
.人民法治,2016(6).
被引量:4
6
林海华.
试论文化对管理者的作用[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1,3(2):50-52.
7
肖意贞.
谈个体需要向社会群体需要的转化[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63-66.
被引量:2
8
马升.
法律的理性基础——正义性[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4):101-105.
被引量:2
9
廖华英,陈勇.
延安时期的语言翻译特点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传播[J]
.文史博览(理论),2016(2):18-20.
被引量:7
10
杨越.
非言语符号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理论观察,1996(2):57-59.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