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新石器文化与青铜文化概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福建的先秦考古工作早,在解放前即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建国以后随着配合基建和文物普查的展开,在沿海丘陵地带和山区河谷两旁的低丘山岗陆续发现了千余处属于先秦时期的遗迹遗物。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遗迹的文化堆积遭受破坏,只有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存保存较好。多年来曾作了多次局部探掘或全面揭露。
作者
林钊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1-434,共14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印纹硬陶
昙石山文化
闽江下游
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福建
贝丘遗址
文化堆积
水土流失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范雪春.
福建漳州旧石器调查报告[J]
.人类学学报,2005,24(1):25-31.
被引量:5
2
陈立群.
福建东山岛旧石器时代文化[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5):73-82.
被引量:2
3
刘金陵.
再论华南地区末次冰盛期植被类型[J]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24(1):105-112.
被引量:4
4
范雪春,吴金鹏,黄运明,左子娟.
福建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遗址[J]
.人类学学报,2011,30(3):299-306.
被引量:5
5
羊泽林,赵兰玉,林博,吴锡超,李水常,黄秀燕,黄大义,马兴昌,罗丹丹,刘雪靓,张建群,王银平,尤玉柱.
福建漳平市奇和洞史前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13(5):7-19.
被引量:16
6
黄镇国,张伟强.
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的变迁[J]
.地理学报,2000,55(5):587-595.
被引量:16
7
范雪春,施良衍,黄江华,李水长.
晋江深沪湾滩涂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J]
.福建文博,2009(3):21-28.
被引量:1
8
范雪春,王晓阳,黄大义,马应丰.
奇和洞遗址周边相关文化遗存调查简报[J]
.福建文博,2016(3):15-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晓阳.
福建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遗存与相关问题研究[J]
.福建文博,2021(2):2-9.
1
福州闽江下游新发现23处史前遗址[J]
.科技与生活,2011(12):7-7.
2
钟礼强.
论闽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社会性质[J]
.南方文物,2004(3):9-15.
被引量:2
3
陈焕玉.
河南澠池鹿寺商代遺址試掘簡报[J]
.考古,1964(9):435-440.
被引量:2
4
陈龙.
闽江下游的青铜时代文化[J]
.南方文物,1994(2):74-81.
被引量:2
5
林公务,黄运明,朱燕英,王银平,林凤英,王有为,吴卫.
闽侯县仁山遗址2011年试掘简报[J]
.福建文博,2013(3):15-20.
被引量:1
6
梅华全.
论福建及两广地区出土的陶匏壶[J]
.考古,1989(11):1022-1026.
被引量:9
7
谢在华.
从昙石山文化看海峡两岸同源[J]
.炎黄纵横,2013(11):46-48.
8
邓正民.
2006年中国考古特大新发现——岭南早商前遗址:佛山古椰贝丘填补了岭南5000年前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空白[J]
.质量与市场,2007(1):33-33.
9
吴春明.
福建秦汉墓葬文化类型及其民族史意义[J]
.东南文化,1988(Z1):92-95.
被引量:6
10
吴春明.
闽越冶城地望的新证据[J]
.民族研究,1998(4):99-106.
被引量:2
考古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