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论潘金莲的“淫”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社会、婚姻、家庭及夫妻生活等方面,探讨了潘金莲的所谓“淫”的起因,对潘金莲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了潘金莲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深入认识和正确评价潘金莲这一形象,以及“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
毛荣发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40-45,共6页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封建婚姻
潘金莲
淫
牺牲品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1
周先慎.
论潘金莲悲剧[J]
.中国文化研究,1995(4):82-88.
被引量:2
2
里正.
论《金瓶梅》的妒态与心态描写──兼谈潘金莲性格的心理依据[J]
.学习与探索,1994(6):116-119.
被引量:2
3
孟双吉.
歹毒不过金莲心——《金瓶梅》中潘金莲性格评析[J]
.职大学报,1999(1):64-67.
被引量:1
4
葛永海.
《金瓶梅》人物形象研究述评[J]
.古典文学知识,2004(6):84-89.
被引量:1
5
刘军华.
两种价值取向的建构及其毁灭的悲剧——潘金莲、李瓶儿形象的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1):150-154.
被引量:7
6
陈海丽.
换个角度审视潘金莲[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1):30-32.
被引量:2
7
韩玺吾.
女性地位之历史变迁:从潘金莲到王熙凤[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1):49-52.
被引量:3
8
吴寿林,曹柏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论环境对潘金莲和王熙凤妒妇、市侩性格形成的影响[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5(02).
9
陈颖.
潘金莲比较研究述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138-148.
被引量:1
10
柳卓娅.
《金瓶梅》中潘金莲心态深层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2008(3):58-6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闫博.
潘金莲形象研究述评[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61-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家荣.
潘金莲人物形象的深层解读[J]
.北方文学(中),2018,0(3):53-54.
1
罗淑芳.
论张爱玲小说中一些旧式女子的形象[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80-81.
2
杨丽丽.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爱情叙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2):98-99.
3
朱国贝.
宿命的悲歌——《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宿命主题的表现比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6):190-190.
4
一路开花.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2(11):15-15.
5
张传良.
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J]
.武陵学刊,1995,30(2):54-57.
6
慕卫军.
一个深沉内向的女性——谈《小城三月》中的翠姨形象[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58-59.
7
姚自斐.
从《聊斋志异》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126-126.
被引量:2
8
张衡.
《祝福》与《金锁记》叙述视角变迁——祥林嫂与曹七巧母性叙述视角之比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1(3):104-107.
被引量:1
9
殷语.
找寻生命的真意义——从张闻天的小说创作探析其早期思想轨迹[J]
.希望月报(上),2007(2):45-45.
10
张玉寒.
从民间歌谣看封建婚姻中的妇女地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1):130-13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