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黄敏兰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他的《新史学》是一部传世名著,对我国近现代史学有着极其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在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史学界所公认的。然而,梁启超的《新史...
作者
黄敏兰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9-235,共17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梁启超
《新史学》
旧史学
政治理论
历史学
真实意义
史学理论
传统史学
民族
政权合法性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4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304
1
林被甸,董正华.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
.历史研究,1998(5):150-171.
被引量:37
2
胡逢祥.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J]
.历史研究,1985(5):142-160.
被引量:7
3
湯建英,戴绪恭.
躍進中的华中师笵学院历史系[J]
.历史研究,1958(12):83-84.
被引量:1
4
施一揆.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的新途径[J]
.历史研究,1958(12):85-88.
被引量:2
5
罗志田.
学术与社会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史学——编书之余的一些反思[J]
.近代史研究,1999(6):183-199.
被引量:2
6
罗志田.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J]
.社会科学研究,1999(4):103-105.
被引量:58
7
罗志田.
“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J]
.近代史研究,1998(1):3-38.
被引量:21
8
彭年.
“古为今用”与应用史学[J]
.社会科学研究,1986(3):71-74.
被引量:3
9
程涛平.
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简介[J]
.江汉论坛,1985(1):63-64.
被引量:1
10
方维规.
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J]
.史林,1999(4):69-83.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20
1
麦金农,周启荣,黎志刚,吴艳红.
刘广京学术观点举要[J]
.近代史研究,2000(6):198-207.
被引量:2
2
吴昱.
史学·史家·史观·史派·社会——评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26(1):25-38.
3
徐后强.
中兴通讯cdma2000 ALL-IP射频组网解决方案[J]
.电信技术,2006(11):121-123.
4
桑兵.
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J]
.史学月刊,2007(11):5-28.
被引量:28
5
宋学勤.
梁启超与社会学[J]
.史学月刊,2007(12):95-101.
被引量:5
6
叶建.
20世纪前半期新旧史学关系论争的综述[J]
.安徽史学,2008(1):64-69.
被引量:2
7
赵立彬.
梁启超与“文化史”研究:“文化”视角的阐释[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01-107.
被引量:1
8
陈永霞.
民族主义与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J]
.史学月刊,2012(5):110-122.
被引量:7
9
秦方.
新词汇、新世界:清末民初“女界”一词探析[J]
.清史研究,2014(4):89-99.
被引量:5
10
姜萌.
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3):128-1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李健.
梁启超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史叙事[J]
.中国政治学,2023(4):140-162.
被引量:1
2
刘絮.
形塑“东北”:梅佛光《满洲忧患史》成书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4):21-34.
3
刘兰兮.
200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22-128.
4
储著武.
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
.安徽史学,2006(2):120-128.
被引量:2
5
王家范.
萧一山与《清代通史》[J]
.历史研究,2006(2):151-170.
被引量:19
6
潘先林.
“沿边型”近代化模式与“近代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对“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的再讨论[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29-38.
被引量:4
7
桑兵.
问题与主义——本期栏目解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5):69-72.
8
赵立彬.
梁启超与“文化史”研究:“文化”视角的阐释[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01-107.
被引量:1
9
叶建.
略论李泰棻的史学思想[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53-56.
被引量:1
10
刘平,冯彦杰.
近年美国有关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J]
.世界宗教文化,2010(5):31-39.
被引量:3
1
李遵白.
瑞典:强大的真实意义[J]
.学习之友,2012(11):38-39.
2
吴痕.
“山寨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J]
.华人世界,2009(2):52-53.
3
沈 潜.
《顾维钧回忆录》的成稿与出版[J]
.文史精华,2002(5):53-56.
4
李敦庆.
郑玄、王肃学说影响下的魏晋郊祀礼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30(1):115-119.
被引量:3
5
李琰.
秦朝“敬祖”观念与政权合法性建构[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30.
被引量:2
6
吴琦,朱忠文.
论永乐到宣德年间开国功臣家族命运的变化——以巩固新政权合法性为视角的研究[J]
.安徽史学,2016(2):24-31.
被引量:5
7
潘顺利.
再论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就是封建社会——与黄敏兰女士学术对话[J]
.网络财富,2009(13):177-178.
8
郑欣淼.
故宫文物与故宫、故宫学(上)[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0(4):15-18.
9
谌旭彬.
汉光武帝的儒生谶纬化制造[J]
.芳草(经典阅读),2013(2):73-73.
10
谷悦.
浅谈夏商周政权更迭的合法性建构[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170-170.
近代史研究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