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中西文化─—认识论的互补与融合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46-49,66,共5页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418
-
1姚文仪.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发展之比较[J].社会科学,2006(11):116-123.
-
2马良,范景武.理论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0):13-16.
-
3卫兴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几个问题[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24-28. 被引量:1
-
4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81-182.
-
5陈建峰.不容混同的两种工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2):69-70.
-
6吴海江,徐瑞方.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3):15-20. 被引量:8
-
7李展冬.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2(3):20-22.
-
8蒋序怀.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论”[J].探求,2002(4):21-23.
-
9师 丽.百年之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4):28-33.
-
10顾士明.深化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2001,16(4):1-4.
-
1郭丽娟.《老子》中的生态伦理学资源[J].船山学刊,2005(4):95-96.
-
2郑晶晶.传统孝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5):258-258.
-
3乔卉.浅析劳伦斯作品《虹》中的生态伦理[J].文学界(理论版),2011(3):156-157.
-
4何光群.生态伦理学视阈下的大理白族传统水文化[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11):9-12. 被引量:1
-
5范玉刚.自然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向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1):40-45. 被引量:2
-
6崔建明.《人在旅途》:一代人的文化精神与情感突围[J].新东方,1998,0(5):93-94.
-
7王璇,唐帼丽.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包容三大精华[J].中国国情国力,2005(7):59-60. 被引量:1
-
8张田勘.不可或缺的第七伦[J].深圳青年,2009(10):42-43.
-
9葛根高娃,乌云巴图.生态伦理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生态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4):3-9. 被引量:6
-
10顾文龙.从传统文化中探析法律思想[J].大观周刊,2012(41):5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