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看现象学还原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看现象学还原法夏英林(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胡塞尔认为他的严密科学本体论与现象学还原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说,先验现象学是根据“先验的现象学还原来界定的”(胡塞尔《笛卡儿沉思》海牙1977年版,第32页)。因而,从胡塞尔严密科学本...
作者
夏英林
机构地区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7-71,53,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现象学还原
胡塞尔
科学本体论
心理学
心理主义
先验自我
先验还原
先验主观性
实在世界
先验现象学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1
徐绍强.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J]
.世界宗教研究,1999(4):105-112.
被引量:3
2
徐湘霖.
从唯识认识论看现象学的意向性构成理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19-25.
被引量:4
3
夏金华.佛学思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4
太虚.行为学与心理学[2010-07-02][M/OL].http://www.manputuo.com/html/200904/07155820734099.html.
5
Pawle,R.H.The Psychology of Zen Buddhism:Possibilities for Western Psychotherapy[J].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2004,3(1).
6
杨维中.唯识无境[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7
胡塞尔.经验与判断[M].Felix Meiner,Hemburg,1972.
8
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9
郝亿春.
超越的存在、意向的存在与真实的存在——兼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问题[J]
.世界哲学,2007(5):83-90.
被引量:7
10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33.
引证文献
1
1
彭彦琴,胡红云.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9-1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孙春晖,冯成志.
基于佛家五蕴学说的心智主体五层次模型[J]
.心理科学,2018,41(4):1010-1016.
被引量:2
2
魏瑞斌,蒋倩雯,张瑞丽.
基于文献共被引和共词分析的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共词分析和内容分析为例[J]
.情报杂志,2019,38(2):36-42.
被引量:16
3
景满华.
认知理论视域中的唯识“五位百法”——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J]
.世界宗教文化,2020(6):126-133.
1
夏英林.
从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看现象学还原法[J]
.哲学动态,1994(8):40-40.
被引量:1
2
A.穆古亚,燕宏远.
评马克思主义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理解[J]
.世界哲学,1981(5):16-18.
3
刘周全.
科学本体论的兴起和形成[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6):40-44.
被引量:2
4
杨广学,任亚辉.
现象学本体论与心理治疗的超越性[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129-133.
被引量:1
5
姚程.
简谈胡塞尔的现象学及其现象学方法[J]
.商,2014,0(31):112-112.
6
韩扬文.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语言论[J]
.云梦学刊,2016,37(2):118-123.
被引量:1
7
高跃辉,肖松涛.
浅析萨特现象学本体论对传统哲学的“超越”[J]
.菏泽学院学报,2003,26(3):52-53.
8
王雯妹.
自由是一柄双刃剑──萨特自由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伦理学意义评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9(3):67-73.
被引量:2
9
陈攀文.
从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到自我的超越性——萨特建构现象学本体论的初步尝试[J]
.湖湘论坛,2015,28(3):140-144.
10
丛大川.
传统本体思维方式的现代批判[J]
.中国社会科学,1995(6):196-198.
中州学刊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