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男同性恋者社交中的艾滋病风险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男同性恋者社交中的艾滋病风险潘绥铭,吴宗健一、研究设计与样本情况本项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调查问卷的第二阶段:“性伴侣情况”,并依据我国具体情况做了增删和修改。调查在1993年3月到10月进行,开展于北京...
作者
潘绥铭
吴宗健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5期66-69,共4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国家预防艾滋病中期规划的项目
关键词
性行为
男同性恋者
艾滋病知识
显著度
安全套
性伴侣
预防艾滋病
临床分析
肛门
风险意识
分类号
D669.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64
1
张敏杰.
714名中国男同性恋者的情况分析[J]
.青年研究,1998(11):1-10.
被引量:2
2
潘绥铭,吴宗健.
中国男同性恋社交中的性关系[J]
.青年研究,1993(12):32-35.
被引量:6
3
李银河.
北京地区男同性恋社群状况调查[J]
.青年研究,1992(10):43-47.
被引量:5
4
李银河.
北京地区男同性恋社群状况调查(续)[J]
.青年研究,1992(11):36-41.
被引量:2
5
张小金.
对254例同性恋者的调查分析[J]
.青年研究,1995(3):44-48.
被引量:2
6
季北慈,詹尼弗.张,撒拉.帕尔玛,李冬莉.
中国的艾滋病危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2-17.
被引量:5
7
郑迎军,许娟,张洪波.
男男性接触者焦虑、抑郁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99-701.
被引量:56
8
余睿.
主流语境下的同性恋网络传播——对中国首个政府支持的《同志论坛》设立的思考[J]
.新闻传播,2007(1):48-49.
被引量:3
9
魏伟.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J]
.社会,2007,27(1):67-97.
被引量:45
10
童戈.MSM人群预防AIDS行为干预方法研究[M].北京:北京纪安德健康教育研究所,2004.
引证文献
4
1
景军,孙晓舒,周沛峰.
亲密的陌生人:中国三个城市的男同性恋交友格局[J]
.开放时代,2012(8):107-117.
被引量:10
2
张宁.
参与和行动:来自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的人类学研究——以L市的一个MSM组织为例[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289-298.
被引量:3
3
何慧婧,吕繁.
社会文化因素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传播的影响[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11):1021-1024.
被引量:16
4
戚瑞珍.
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交往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6(11):66-6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田林楠.
从“我—你关系”到“我—它连接”:社交媒体与亲密关系的转变[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2):187-203.
被引量:9
2
吴铭.
中国知识界的新媒体运用--《开放时代》近年来的相关论文[J]
.开放时代,2013(5):33-41.
被引量:1
3
岑平,王永.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2):1269-1272.
被引量:9
4
张亚楠,崔景安,应聪聪,王晓静.
应用传染病模型估计校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的最终规模[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3):223-227.
被引量:2
5
于茂河,龚卉,江国虹.
中国男性性工作者艾滋病 梅毒流行及其特征[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1):99-104.
被引量:18
6
周云水,赵金才.
亲密关系的变革:“基友”的现实表现及其理论蕴含[J]
.青年研究,2015(2):30-37.
被引量:7
7
何慧婧,吕繁.
社会文化因素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传播的影响[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11):1021-1024.
被引量:16
8
郑迎军,殷文渊,石凯,肖飒,王晓春.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对MSM社区组织发展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65-1268.
被引量:5
9
石凌云.
HIV/AIDS感染者62例性接触感染情况访谈调查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698-1699.
10
刘方圆,戴江红.
以网络为载体拓宽青少年艾滋病宣教可行性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6,25(9):129-131.
被引量:10
1
潘绥铭,吴宗健.
中国男同性恋社交中的性关系[J]
.青年研究,1993(12):32-35.
被引量:6
2
王景龙,冯石亮,侯艳丽.
"弃婴"成人后有无义务赡养生父母?[J]
.青少年与法,2014(2):37-37.
3
夏兰香.
云南省总工会:开展“六连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J]
.时代风采,2010(1):28-28.
4
知识窗[J]
.兵团建设,2005(1):45-45.
5
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J]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2006(6).
6
李可可.
同妻讲述:空壳婚姻里的两难绝境[J]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12,0(2):29-30.
7
美国华盛顿州同性婚姻合法[J]
.中华儿女,2012(24):9-9.
8
美华盛顿州加入“同性婚姻合法”行列[J]
.中国新闻周刊,2012(46):17-17.
9
徐琳玲,彭超.
周丹为同性恋者维权[J]
.南方人物周刊,2005,0(18):42-43.
10
杨子江.
走近“同妻”的无性婚姻[J]
.医药前沿,2010(2):24-31.
浙江学刊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