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发现谈“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吉林省扶余市石桥乡欢迎村最近发现一件“至正年制”款识的缠枝花卉彩瓷碗.这一发现意义重大。通过对这件器物的研究类比表明。
作者
张英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2-71,97,共11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款识
瓷器
元代
主题纹饰
彩瓷
吉林省
明代
明初
人物图
青花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10
1
张小兰.
吉林扶余岱吉屯和石桥欢迎砖场出土“福”字款等瓷器及相关问题研究[J]
.北方文物,2002(2):40-46.
被引量:1
2
秦晓杰,彭善国.
东北地区出土元代瓷器初探[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114-120.
被引量:3
3
马文宽.
中国古瓷考古与研究五十年[J]
.考古,1999(9):83-89.
被引量:8
4
刘朴.
河北承德县发现元代窖藏[J]
.考古,1999(12):89-90.
被引量:1
5
张英.
对《也谈八思巴文款青花瓷器的年代》一文的商榷[J]
.文物,1998(10):62-66.
被引量:2
6
张剑.
洛阳安乐宋代窖藏瓷器[J]
.文物,1986(12):69-71.
被引量:10
7
胡昭静.
萨迦守藏明宣德御窑青花五彩碗[J]
.文物,1985(11):72-73.
被引量:12
8
李家治.
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J]
.考古,1978(3):179-188.
被引量:34
9
安金槐.
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J]
.考古,1978(3):189-194.
被引量:14
10
叶宏明,曹鹤鸣.
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看法[J]
.文物,1978(10):84-8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郝军军,沙芳源.
吉林省蒙元考古遗存辨析[J]
.边疆考古研究,2019,0(1):263-282.
2
吕军.
20世纪中国古瓷及瓷窑址的专题研究与讨论[J]
.文物春秋,2005(2):1-7.
3
江建新.
宋元明初釉上彩瓷考略[J]
.中国历史文物,2006(1):46-57.
被引量:8
4
张增午,李向明.
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J]
.中原文物,2006(6):69-76.
被引量:2
5
王星.
近代以来我国古陶瓷研究历程述略[J]
.陶瓷,2014(2):20-25.
被引量:3
6
宋洪民.
也谈景德镇珠山出土瓷器上的八思巴字[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2):152-158.
7
江建新.
中国早期釉上彩之研究(下篇)[J]
.南方文物,2004(2):56-6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郭三娟.
试论宋元时期彩绘瓷分布的区域性[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414-422.
2
熊春华,饶宗旺,曹春娥,郑乃章,吴隽,曹建文,卢希龙,余峰.
景德镇青白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J]
.中国陶瓷,2007,43(11):80-82.
被引量:18
3
孙立丰.
浅谈红绿彩装饰的艺术表现[J]
.佛山陶瓷,2007,17(12):31-33.
被引量:1
4
汪丽华,段辉平,朱剑,阎焰,谢亚宁,王昌燧.
红绿彩瓷之釉上彩的XAFS研究[J]
.核技术,2010,33(4):246-252.
被引量:10
5
吕军,周高亮.
金代红绿彩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传承[J]
.中原文物,2011(3):85-93.
被引量:12
6
计明,俞丽敏.
红绿彩装饰的磨喝乐[J]
.中国陶瓷工业,2012,19(5):32-36.
7
董波.
本土化的伊斯兰风尚(下)——伊斯兰文化对明中期釉彩技艺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13,49(1):80-84.
8
江建新.
元代至明初景德镇地区制瓷技术及其源流考察[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2):53-78.
被引量:6
9
王冠宇.
早期来华葡人与中葡贸易——由一组1552年铭青花玉壶春瓶谈起[J]
.南方文物,2017(2):161-170.
被引量:1
10
李慧.
明早期景德镇御器厂彩瓷的生产——以御窑遗址考古发现及传世品为中心[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5):100-114.
被引量:1
1
唐小萍.
瓷珍何必留款识[J]
.中国收藏,2007(5):96-99.
2
伍秋鹏.
成都地区出土的明代刻款瓷器[J]
.收藏界,2011(8):54-57.
3
王轶凌.
浙江省博物馆藏明清堂名款瓷器[J]
.东方博物,2012(4):43-49.
被引量:1
4
吴松岩.
嘎仙洞考古发现意义的再思考[J]
.边疆考古研究,2012(2):283-290.
被引量:1
5
赵聪月.
道光御用堂名款瓷器(下)[J]
.紫禁城,2011(8):68-83.
被引量:1
6
彭涛.
康熙中和堂款瓷器官民窑性质的探讨[J]
.南方文物,2011(2):149-153.
被引量:1
7
彭善国.
辽墓新出陶瓷的探讨——兼论“官”款瓷器问题[J]
.博物馆研究,2004(3):78-81.
8
洪则涌.
“筱园珍藏”主人初探[J]
.收藏界,2013(4):49-53.
被引量:2
9
赵聪月.
嬛嬛后宫,御用佳瓷 晚清后妃御用堂名款瓷器[J]
.紫禁城,2013(3):72-119.
被引量:1
10
丁虹.
浅谈清初“文字狱”与景德镇仿“明”款瓷器[J]
.陶瓷研究,2003,18(4):16-18.
文物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