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36,共9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14
-
1李应华.巴赫第4康塔塔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48-53. 被引量:7
-
2于润洋.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J].人民音乐,1985(12):29-32. 被引量:7
-
3杨凌.从《马太受难乐》所想到的——谈J.S巴赫的宗教音乐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3):58-61. 被引量:3
-
4何潇鸿.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及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2):184-186. 被引量:2
-
5[美]保罗·亨利·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19.
-
6[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 顾犇译.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
7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58.
-
8[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
9罗曼丽.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对美声唱法的推进作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25(4):173-176. 被引量:3
-
10[德]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马太受难乐(歌词)[J].赵云峰译.交响,1996,(1).
-
1钱仁康.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4):31-36.
-
2李爱华.巴赫的《管风琴小曲集》与众赞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2):40-45. 被引量:2
-
3韩斌.解读《马太受难曲》[J].爱乐,2000(4):105-113.
-
4刘季林.翻譯理論書籍中的一些問題[J].人民音乐,1959(7):30-30.
-
5朱敬修.巴赫与亨德尔之异同[J].音乐爱好者,1989(4):15-15. 被引量:1
-
6甘霖.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J].音乐探索,2004(2):29-35. 被引量:9
-
7李应华.巴赫第4康塔塔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48-53. 被引量:7
-
8陈国权,朱爱国.一部曲式的复调音乐作品写作——《作曲教程——手法设计》第四章[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2):58-66. 被引量:1
-
9刘子锐,杨杰.康塔塔及其流变初探[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9(1):53-55.
-
10陈媛.一起爱巴赫[J].艺苑,2006(12):5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