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作为汉人社会集团结构的宗族和行会,经济层面的市场圈,宗教层面的祭祀圈的角度对汉人社会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认为家族制度是构成汉人社会的基础所在。具体到汉人家族的研究应从可操作性的角度予以展开。即对汉人家族进行分层,分类,进而从观念家族与实态家族。
作者
麻国庆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5-141,84,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汉人社会
家族性
家族制度
祭祀圈
传统社会结构
土家族
文化人类学
汉族
祖先崇拜
集团结构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1
1
李文治.
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54-72.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27
1
夏航,夏桂霞.
《红楼梦》折射清朝宗法制社会文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103-111.
被引量:1
2
林济.
论近世宗族组织形成的历史条件与总体历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2-68.
被引量:1
3
叶汉明.
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家族文化[J]
.历史研究,2000(3):15-30.
被引量:30
4
程李英.
家法族规在明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4):16-18.
被引量:2
5
常建华.
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J]
.安徽史学,2007(1):75-87.
被引量:10
6
乔素玲,黄国信.
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J]
.社会学研究,2009(4):196-213.
被引量:22
7
余达忠.
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75-79.
被引量:13
8
潘志成,梁聪.
清代锦屏文斗苗寨的宗族与宗族制度——兼及林业经营中的“家族所有制”、“家庭私有制”争议[J]
.贵州社会科学,2011(2):99-102.
被引量:7
9
丁芮.
宗族在近代社会中的控制作用——以晚清湖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
.云南社会科学,2012(2):138-142.
被引量:1
10
张小军.
“文治复兴"与礼制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2):17-30.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171
1
张有春.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
.民族研究,2009(2):57-66.
被引量:52
2
何彬.
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
.文化遗产,2008(1):71-79.
被引量:14
3
时佑平.
应该重新探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J]
.历史研究,1981(1):3-20.
被引量:3
4
乔健.
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5-11.
被引量:42
5
胡林玉.
海南岛汉族移民述略[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51-55.
被引量:1
6
王元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J]
.民族艺术,1998(4):201-203.
被引量:17
7
张其海.
崇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J]
.文物,1985(11):37-47.
被引量:17
8
宋兆麟.
关于我国奴隶制的起源问题——纪念恩格斯《起源》发表一百周年[J]
.史学月刊,1984(5):9-16.
被引量:2
9
覃东平.
试述汉民族与兄弟民族的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3):113-117.
被引量:1
10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64
引证文献
8
1
陈运飘.
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1(1):27-31.
被引量:6
2
麻国庆.
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的时空转换[J]
.思想战线,2006,32(4):1-9.
被引量:45
3
滑冰.
武术的家族文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5(6):37-40.
4
徐颖惠,张静,黄艳,王淑培,傅新征.
浅论闽北小菜代际传承的基础与动因[J]
.武夷学院学报,2016,35(4):1-6.
5
马潇骁.
海外中国传统节日的变迁与华人身份认同——以泰国清迈华人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69-76.
被引量:2
6
陶伟,蒋伟,何新.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J]
.地理研究,2014,33(12):2418-2426.
被引量:19
7
张继焦,吴玥.
中国民族研究的重大转变:从借用国外理论到建构中国学派[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6-47.
被引量:6
8
邓昱全.
“乱世将军”:明前期宗族世系中虚构祖先的现实需求与社会文化[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14(5):98-107.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黄志辉.
土地为媒:跨体系社区的多元一体联结纽带[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35-39.
被引量:1
2
麻国庆.
流动社会 家国情怀——我的学术经历与感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6):1-11.
3
韦浩明.
花山族群认同现状的人类学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75-79.
被引量:3
4
章义和,张捷.
试论南北朝农村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J]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19-25.
被引量:1
5
邹琼.
全球化的人类学:珠江三角洲乡村研究的新视野[J]
.学术研究,2007(3):86-91.
被引量:1
6
赖扬恩.
传统宗族社会结构与新时期农村市场化道路抉择[J]
.学习与实践,2007(11):113-121.
7
李晋.
中国华南社会主义社区研究述评——兼谈“作为方法的华南”[J]
.思想战线,2009,35(4):22-26.
8
黄韵诗,程瑜.
“港人返流”现象的人类学分析——以深圳樟树布社区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1):39-43.
9
麻国庆.
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J]
.思想战线,2010,36(5):1-7.
被引量:4
10
谭同学.
再论作为方法的华南——人类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交叉视野[J]
.思想战线,2010,36(5):13-17.
被引量:4
1
杨绍先.
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结构之比较[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4):62-69.
被引量:3
2
吴忠民.
有价值的历史遗产与中国的现代化[J]
.社会科学研究,1992(5):61-65.
被引量:1
3
杜丽丽.
有一种家族性的外遇病[J]
.东方养生,2006(02X):54-56.
4
阮华.
母亲的亲情Party[J]
.老年世界,2013(7):11-11.
5
吴忠民.
论社会结构的优化[J]
.江汉论坛,1991(6):1-5.
6
史昭乐,周方林.
“被拐孩”回归后的社会化问题[J]
.社会,2001,21(10):62-63.
被引量:4
7
周传斌,韩学谋.
多元族群互动中的甘青地区家族类型——以三个家族为例的人类学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15(4):85-93.
被引量:1
8
何家祥.
农耕他者的制造——重新审视广东“疍民歧视”[J]
.思想战线,2005,31(5):45-51.
被引量:20
9
陈连开.
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2):1-13.
被引量:5
10
李琳.
进城的祖先[J]
.中国研究生,2014(9):14-16.
社会科学战线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