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对曹操、刘备的审美评价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一切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审美评价,都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曹操和刘备是三国时代两位称雄天下的开国之主,也是民间广为传诵及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着墨最多的人物。虽然,众所周知,曹操作为历史人物,曾对历史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他结束了汉末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北方,发展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他本人也以其超凡的智慧和才能在军事、文学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很有值得肯定和称道之处。然而,在世人心目中,曹操依然是令人憎恶的白脸奸贼,他欺君罔上、不忠不义、善弄权术,“几与穷奇、梼机、桀、纣、幽、厉同为恶德之代表”;而刘备做为曹操形象的对立面,则完全是一位宽仁厚德的君子。他仁德爱民、信义如山、忠厚谦逊,是深得民心的仁主。这种褒贬态度源于蕴藏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心态。重伦理关系、轻个体存在,重道义、轻功利,重德轻才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人的心理深层结构的影响制约着人们臧否人物的角度和态度。在这种价值尺度观照下,刘备、曹操便分别成为善、恶的代表,或被赞颂,或被鞭挞。本文试图通过对曹操、刘备的形象分析,反思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的不合理因素。
作者 李莘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86-91,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相关文献

共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