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博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解构与重构——基于两份调查研究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媒介环境与媒介素养的对应关系为研究起点,分析微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在三方面:从信息的接受者到信息传播过程的参与者的身份转变;媒介批判意识的下降和非理性传媒接触行为的上扬;民主参政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逐步获得。基于此,本文提出微博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三点要求。
作者
郭学文
机构地区
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3期93-94,共2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陕西省大学生新媒体接触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GH12466)
关键词
微博
媒介素养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徐徐.
当代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表征与规范——基于“一条微博解决的堵车事件”的剖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5):65-68.
被引量:5
2
康秀云.
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微博路径及教育引导[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5):68-71.
被引量:8
3
张军芳,张晨阳.
微博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现实关怀与理论观照[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5):5-7.
被引量:3
4
陈华明,李畅.
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4):160-16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梁佳,刘进.
从巴赫金的“广场”理论看微博空间[J]
.新闻界,2011(2):33-35.
被引量:20
2
李慧敏.
“本体安全”——解读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3):4-6.
被引量:13
3
奥骓.奥斯勒,侯.斯塔克,王小飞.
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J]
.中国德育,2007,2(4):27-40.
被引量:12
4
陈韬文 等.互联网、传播与社会转型.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
5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07-19.
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pp213-245.
7
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5.
9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17
1
于芳,刘师伟.
新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微博路径与引导[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36-37.
被引量:1
2
黄岩.
“微”时代大学生公民参与引导方略初探[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75-78.
3
龚蕊,杨长秀.
微博环境下的宅男宅女现象探析[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1):165-165.
4
詹骞.
大学生微博定制化传播中的认同研究[J]
.当代传播,2013(5):71-73.
5
林静.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公民参与的二重效应及对策分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18-21.
被引量:1
6
李畅.
文化认同视域下地方政府形象微博传播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0):181-184.
被引量:2
7
姜燕.
微博时代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4(35):175-176.
被引量:2
8
陈华明.
基于微博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J]
.新闻界,2014(23):55-59.
9
陈静茜.
夸示与操纵:基于LBS的城市文化符码与生活方式建构——以上海人民广场微博客使用为例[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21(6):31-36.
被引量:3
10
徐礼堂.
论新生代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及教育引导[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6-99.
被引量:2
1
沈捷.
让媒介为我所用——论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J]
.视听界,2008(5):106-107.
被引量:1
2
姚浩.
网媒生存之道在于解构与重构[J]
.经济展望,2010(6):38-38.
3
姚浩:网媒生存之道在于解构与重构[J]
.传媒,2009(6):27-30.
4
曾伟姝.
微博时代文化的解构与重构[J]
.才智,2014,0(34):299-299.
5
潘瑞凤.
直面身份转变引起的落差[J]
.中国社会工作,2011(28):38-40.
6
郭霞.
一个出版解构与重构的样本[J]
.商周刊,2011(26):38-39.
7
许会哲.
基于新媒体语境的新闻专业主义解构与重构分析[J]
.科技传播,2012,4(21):4-4.
被引量:3
8
刘瑗.
解析图形设计的解构与重构[J]
.美术教育研究,2012(23):66-67.
被引量:4
9
王倩.
论当代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的培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1):156-160.
被引量:11
10
王爱玲,韩超.
P2P技术嬗变下网络话语权的解构与重构[J]
.当代传播,2014(2):80-82.
被引量:2
传播与版权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