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模式革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其在成为社会热点词汇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专业和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崭新的领域,并对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社会层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于新媒体到底因何产生,又对既有的媒体传播体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学界尚无绝对的定论。笔者意在从阅读模式、传播模式和主控模式等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的模式革新做出相应论述。
作者
黄海琚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新闻频道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新媒体
模式革新
文化传播
媒体社会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栗华.
浅析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
.新闻传播,2011(8):43-43.
被引量:10
2
廖祥忠.
何为新媒体?[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5):121-125.
被引量:324
3
姚鹏.
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从中国妇女报手机报看移动技术与传统纸媒体的变革[J]
.中国传媒科技,2005(12):44-4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25页.
2
[日]内川美芳等编篡.《媒体用语词典》(东洋经济新报社1982)
3
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
弗兰西斯·巴尔,杰拉尔·埃梅里:《新媒体》,张学信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5
刘吉:《新媒体的定义以及新老媒体的关系》,http://www.tt91.com.2008-3-10 12:52:20.
6
曹增辉:《新媒体定义的难点》,http://www.caozenghui.cn/archives/263.html
7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53/3160168.html
8
《新媒介》第5页.
9
刘军.《试论影像媒体语言的流变》[J].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
10
保罗·莱文森.《手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共引文献
334
1
赵思洋.
浅谈广播电台转型中的渠道策略——以哈尔滨广播电台(2016-2020)转型中的渠道策略为例[J]
.新闻传播,2021(10):58-59.
2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3
廖祥忠.
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7.
被引量:125
4
颜芳.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释展——以首博官方微博为例[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1):43-48.
5
黄秋月,黄克斌.
新媒体环境下微学习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2-23.
6
王黎.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传播现状探究[J]
.传媒论坛,2021,4(24):23-24.
被引量:2
7
黄石,刘依凡.
基于中国文化的游戏交互叙事研究[J]
.北京文化创意,2023(S01):51-58.
被引量:3
8
秦四友.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传播之道——以某公司“家文化”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12):55-56.
被引量:1
9
付玉辉.
拓展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传播学的研究领域——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6-19.
被引量:16
10
潘成均.
新媒介与亚文化: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J]
.新闻世界,2010(1):71-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孙雨昕.
手机媒体的国际传播优势及影响[J]
.大家,2011(6):55-57.
被引量:1
2
(英)D.麦奎尔,(瑞典)S.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美)戴蒙德.时装广告与促销[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4
陈锦宣.
“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7):28-29.
被引量:27
5
张秀良.
简论报业数字化转型中经营思路的调整[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2):43-46.
被引量:2
6
王新梦.
以媒介生态学角度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J]
.商情,2014(10):125-126.
被引量:1
7
朱昀涓.
党报融入手机媒体的必要性及途径[J]
.传媒观察,2014(4):61-62.
被引量:3
8
陈洪,何清湖,陈小平.
论马王堆养生文化的价值取向[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689-3691.
被引量:5
9
何裕民.
媒介革命中中医学传播窘境及其对策[J]
.医学与哲学(A),2015,36(5):86-89.
被引量:4
10
茅晓风,张剑平.
“微”时代,医院“微”宣传平台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中医药,2015,47(6):68-7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4
1
宁平.
“第五媒体”对专业期刊发展的影响及挑战[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7(3):220-221.
被引量:1
2
周易军,宣翘楚.
论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与传播模式[J]
.传播与版权,2015(2):114-116.
被引量:4
3
严璐,冯雅婷,严暄暄,何清湖.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三):新媒体[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88-91.
被引量:15
4
甘宁,陈小平.
马王堆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处理的关系[J]
.科教文汇,2019,0(33):169-1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罗茜.
中医药文化融合新媒体发展研究可视化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9-21.
被引量:4
2
魏俊彦,刘毅,张淼.
中医文化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1992-2021)[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3):911-920.
被引量:3
3
周易军.
论服装表演活动现场人际传播的传播效果评估指标构建[J]
.传播与版权,2015(5):59-61.
被引量:1
4
龚维忠,林晓阳.
专业科技期刊的办刊之道——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办刊特色[J]
.电池,2015,45(4):231-234.
被引量:1
5
周易军.
论服装表演活动二次传播的传播效果评估指标构建[J]
.传播与版权,2015(10):86-88.
6
黄慧,赵杭飞.
“一带一路”引领下城市旅游业服务用语及其传播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9,41(7):66-69.
被引量:1
7
常馨月,张宗明,李海英.
2014—2019年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及思考[J]
.中医杂志,2020,61(23):2050-2055.
被引量:46
8
陈波,陈泽林,郭义,尚秀葵,蒋梦甜,李明月.
新媒体视域下漫画针灸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4):197-199.
被引量:2
9
王青羽,顾艳华,肖群杰,张斌.
中医药文化媒体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J]
.科技传播,2021,13(7):72-76.
被引量:2
10
刘雅兰,张政.
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中医药自媒体传播路径研究[J]
.中医药文化,2021,16(5):456-462.
被引量:3
1
袁浩.
媒介素养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J]
.中国职工教育,2012,0(8X):19-20.
2
崔保国.
新媒体形态与报业转型探索[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2,0(1):46-47.
3
向熹.
新媒体时代:内容媒体的价值回归[J]
.新闻前哨,2009(10):12-13.
被引量:1
4
吴颖.
从并读新闻客户端看传媒商业模式革新[J]
.新闻世界,2015(12):6-7.
被引量:1
5
夏文韬.
专统媒体社会化?[J]
.网络传播,2012(1):24-25.
6
郭静.
“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讨[J]
.兰台世界,2016(15):55-57.
被引量:3
7
刘方.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6,38(1):57-61.
被引量:3
8
王琳.
微影像话语背景下的图书馆微电影营销问题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7):20-22.
被引量:7
9
陈玉梅.
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研究[J]
.科教文汇,2014(13):209-210.
10
王刚.
《非诚勿扰》的模式观[J]
.视听界,2012(2):37-39.
传播与版权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