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主观因素研究——以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同时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累社会经验,将十分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精神的天然承载者,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体现,它的蓬勃开展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培养高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 陈子楠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出处 《学子(理论版)》 2014年第1期104-104,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