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介语与底层研究的关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不同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母语,也不同第二语言。目的语规则泛化是产生中介语的最基本因素。研究中介语与底层语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窥视底层的发展历史,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民族史学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
盖兴之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7,共7页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关键词
中介语
汉语方言
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者
纳西族
少数民族语言
底层
人称代词
语言成分
纳西语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0
1
余志鸿.
语言接触与语言结构的变异[J]
.民族语文,2000(4):23-27.
被引量:24
2
阿.伊布拉黑麦.
甘肃境内唐汪话记略[J]
.民族语文,1985(6):33-47.
被引量:33
3
李克郁.
青海汉语中的某些阿尔泰语言成分[J]
.民族语文,1987(3):27-31.
被引量:52
4
马树钧.
汉语河州话与阿尔泰语言[J]
.民族语文,1984(2):50-55.
被引量:43
5
宋金兰.
青海汉语助动词“给”与阿尔泰语言的关系[J]
.民族语文,1990(2):46-52.
被引量:8
6
吕必松.
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1993(2):27-31.
被引量:54
7
何天贞,王天佐.
甘谷咀头话里的藏缅语底层[J]
.民族语文,1995(1):43-47.
被引量:2
8
贾晞儒.
从青海汉语的几个方言词看语言间的接触影响[J]
.民族语文,1994(4):57-63.
被引量:18
9
吴安其.
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
.民族语文,2004(1):1-9.
被引量:42
10
劲松.
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J]
.民族语文,2004(2):32-3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盖兴之,高慧宜.
纳西族汉语中介语的语音特点[J]
.民族语文,2008(6):37-39.
2
雒鹏.
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30-32.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瞿霭堂,劲松.
汉语西北方言的形成:藏汉语法深层接触[J]
.东方语言学,2019(2):59-73.
2
吴福祥.
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
.民族语文,2007(2):3-23.
被引量:150
3
雒鹏.
甘肃汉语方言研究现状和分区[J]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4):1-4.
被引量:30
4
雒鹏.
甘肃省的中原官话[J]
.方言,2008,30(1):65-69.
被引量:32
5
张建军.
河州汉语方言成因探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8(2):128-131.
被引量:3
6
陈荣泽.
藏汉语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J]
.西藏研究,2011(3):50-57.
被引量:4
7
尹雯.
临夏方言动词的“体”[J]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45-47.
被引量:2
8
徐丹.
汉语河州话及周边地区非指人名词的复数标记“们”[J]
.民族语文,2011(6):9-23.
被引量:20
9
张竞婷.
国内语言接触研究综述[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20-25.
被引量:4
10
杨永龙.
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的关联[J]
.中国语文,2012(6):525-536.
被引量:6
1
李如龙.
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J]
.民族语文,2005(5):1-15.
被引量:22
2
张飞祥.
越南学生“不”和“没(有)”的运用偏误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0(3):48-49.
3
黄慧婷.
泰国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89-191.
被引量:1
4
彭淑莉.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缺失类偏误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3):30-35.
被引量:2
5
李燕洲.
越南留学生汉语“是……的”句偏误分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6):131-133.
6
周文华.
韩国学生“给”及相关句式习得研究[J]
.对外汉语研究,2009(1):66-79.
被引量:1
7
李心释,吕军伟.
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古越语底层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60-65.
被引量:1
8
张继媛.
管辖音系学理论框架下的北京话[J]
.海外英语,2013(23):296-298.
9
萧频,李慧.
印尼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1-7.
被引量:20
10
杨丽珠,张鹏.
汉语“一点儿、有点儿”与泰语“ ”对比分析[J]
.海外华文教育,2013(2):196-204.
民族语文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