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学生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我差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学生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我差异的关系研究郭力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问题提出情绪与自我评价间关系的研究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Higgins(1987)的自我差异理论是其中一个较有特色的学说。Higgins将自我界定为三个领域:实际自我,即个体...
作者
郭力平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4-376,共3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关键词
焦虑症状
中学生
差异理论
理想自我
实际自我
情绪体验
自我认知
评价等级
自我评价
文化差异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84
1
彭焱,李建明.
神经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701-705.
被引量:18
2
周国韬,贺岭峰.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3):39-44.
被引量:104
3
王垒,郑英烨,高凡.
青年自我差异与情绪关系的实验研究──自我认知对情绪的启动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6-11.
被引量:14
4
郑涌,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1):77-82.
被引量:37
5
刘美涓,余华.
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5,18(5):295-298.
被引量:167
6
郭晋武,余双好.
大学生生活压力感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1996,19(2):123-124.
被引量:28
7
金盛华.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被引量:155
8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4):15-20.
被引量:402
9
张怀春,杨昭宁.
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J]
.心理科学,2003,26(2):381-381.
被引量:22
10
李蓉蓉,韩向明.
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3):371-372.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4
1
贾远娥,李宏翰.
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4):34-36.
被引量:3
2
贾明,黄莹,平妮娜,崔文龙.
民族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性格、性别因素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S1):5-7.
被引量:2
3
王莉爱,廖凤林.
初中学生的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47-49.
被引量:4
4
贾远娥,李宏翰.
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182-186.
被引量:8
5
贾远娥,李宏翰.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问卷的编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76-478.
被引量:16
6
赵晓妮,兰继军.
论聋生自尊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的改进[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37(1):38-40.
被引量:5
7
杨荣华,陈中永.
自我差异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8,31(2):411-414.
被引量:33
8
宋艺.
自我差异对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J]
.校园心理,2009,7(3):185-186.
9
郭力平.
抑郁症状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J]
.心理科学,1999,22(2):171-173.
被引量:7
10
史清敏,丁桂云.
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焦虑调查结果分析[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73-2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王文思,訾非.
大学生自我评价对消极完美主义和焦虑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0(4):608-612.
被引量:4
2
申子姣,艾迪玛,李晓雪.
基于学生需求和反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J]
.北京教育(德育),2021(2):82-87.
被引量:5
3
贾远娥,李宏翰.
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4):34-36.
被引量:3
4
王霞,蔡庆华.
不同项目、强度的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情绪、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14-119.
被引量:10
5
翟成蹊.
大学生抑郁症产生的认知心理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7(8):35-36.
6
张文仙.
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差异现状的调查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0(1):56-58.
7
于玲.
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心理的案例分析[J]
.消费导刊,2008(10):184-184.
8
刘晓燕.
我国听觉障碍学生自尊研究进展[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0(4):19-21.
9
刘淳松.
学生不良情绪的教师知觉水平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9):12-14.
10
许玲,陶芳标,李光友.
超重、肥胖中专女生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评定[J]
.疾病控制杂志,2004,8(6):560-563.
被引量:20
1
毕聪正.
诗与思: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审美内涵[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157-158.
2
陈木.
愿“佼佼者常通达”——“佼佼者常受抑,平庸者常通达”析[J]
.领导科学论坛,2006(3):53-54.
3
庞爱莲.
自我差异理论——自我与情绪的心理模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0-63.
被引量:2
4
天才宝贝是怎样造就的[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10(3):36-36.
5
王玮.
理论的困惑──对理论的再认识(论纲)[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1999(1):11-14.
6
何元元.
哈贝马斯和利奥塔现代性理论之比较[J]
.理论与现代化,2012(2):30-35.
7
美国职业诚信度调查[J]
.小康,2005(1):8-8.
8
吴华眉,於亮.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视阈下的女性主义性别差异理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6-41.
9
陈炳辉,王东明.
试析尼采对德勒兹后现代思想形成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53-57.
被引量:1
10
袁玲红.
走向伦理解放的生态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解放运动发展之解读[J]
.天府新论,2007(5):29-33.
被引量:2
心理科学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