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斗、批、改”运动与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斗、批、改”运动与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郑谦"斗、批、改"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前期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又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阶段。它提出于1966年,于1968年至1969年达到高潮,1971年以后,以不了了之而告终。现在,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这个阶段所出现...
作者
郑谦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46-57,共12页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模式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商品经济
阶级斗争
教育革命
《人民日报》
资本主义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革委会
分类号
K270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9
1
霞飞.
“文化大革命”中的斗、批、改[J]
.党史纵览,2004(12):18-22.
被引量:1
2
朱来常.
“文革”中安徽“斗批改”运动概述[J]
.安徽史学,1995(3):76-81.
被引量:1
3
居维纲.
毛泽东的理想社会模式简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1-8.
被引量:4
4
金春明,陈述.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J]
.教学与研究,1992(4):8-14.
被引量:3
5
李平海.
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J]
.社会主义研究,1991(3):51-55.
被引量:1
6
陈立旭.
从“人民公社”到构想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略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48-53.
被引量:1
7
于华锦.
毛泽东晚年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探析[J]
.社会主义研究,1988(5):45-49.
被引量:1
8
李青.
晚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模式与成因[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9-33.
被引量:1
9
汪向阳.
对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1-7.
被引量:1
10
李义凡.
毛泽东晚年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42-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吴志军.
1966年:“文革”头一年“斗批改”思想的历史演变[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5):51-58.
被引量:3
2
刘太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模式研究综述[J]
.福建党史月刊,2008(3):11-13.
被引量:2
3
郑萍.
日本农业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山岸主义社会实显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90-96.
被引量:4
4
吴志军.
关于“斗、批、改”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可能[J]
.北京党史,2017(2):47-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家涛.
国外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J]
.海派经济学,2009,7(1):172-179.
被引量:2
2
钟志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契点与科学发展观路径耦合关系探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9):254-255.
被引量:3
3
宋凡金.
文化大革命“革除”与“命题”之核心价值观的非正式制度框架解构[J]
.前沿,2010(22):138-140.
4
吴志军.
“全面夺权”时期的“斗批改”思想述略[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6):48-54.
被引量:1
5
刘晶芳,刘振清,沈传亮.
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上)[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6):70-87.
被引量:4
6
吴志军.
关于“斗、批、改”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可能[J]
.北京党史,2017(2):47-53.
被引量:2
7
彭海红.
关于“菜贱伤农”事件的反思[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04S):3-4.
8
代红凯.
运用《毛泽东年谱(1949—1976)》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三维论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0):97-106.
9
代红凯.
运用《毛泽东年谱(1949-1976)》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三维论析[J]
.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2022(2):21-29.
10
温啸宇,彭超.
集体农庄制度变迁及其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23(10):63-71.
1
余子君.
苏联模式形成原因之我见[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35-36.
被引量:3
2
陈思和,全炯俊.
东亚细亚的现代性和20世纪中国(下)[J]
.东方文化,2000(2):91-96.
3
郑异凡.
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J]
.国外理论动态,1997(17):134-136.
被引量:3
4
李述森.
论政治因素与“新经济政策”[J]
.东岳论丛,2004,25(2):180-184.
被引量:6
5
胡宝琛.
理性在为历史开路[J]
.社会科学辑刊,1997(1):17-20.
被引量:1
6
金重远.
探索历史科学的新课题[J]
.探索与争鸣,1998(2):11-11.
7
尚华燕.
略论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
.考试周刊,2008,0(24):227-228.
8
刘剑飞.
苏联国民经济崩溃成因探析——兼论苏联解体的原因[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99-102.
被引量:2
9
陈之骅.
一本探讨东欧演变历史根源的新著——评《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J]
.世界历史,1997(4):115-117.
10
读者的意见和希望[J]
.文史春秋,1994,0(5):79-79.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