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别解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朝梁的文学家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妙达此旨,始可言文。"一般认为"浮声"和"切响"是就汉语的声调而言的,前者指平声,后者指仄声。可是细味沈约句意,又考之于文献例证,这种观点似未尽合沈氏原意。笔者以为"浮声"和"切响"既指声调的平仄,又指声纽的清浊。沈约用"宫羽"作比,以"低昂"为喻,并非信笔所致,而是对"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的有意例释。"宫羽"是声调相异的两个词构成的并列式词组,"宫"为平声,"羽"是仄声(上声),排列顺序是先平后仄;"低昂"是声调相同的两个词构成的并列式词组,都是平声,但声纽的清浊不同,"低"为清音(端母),"昂"属浊音(疑母),排列顺序是先清后浊。古人把平声和清音合称"飞",把仄声和浊音都叫"沉"。前者即为"浮声",后者就是"切响"。刘勰《文心雕龙·声律篇》
作者 赵小刚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5-67,共3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