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论汉语修辞学的显科学化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修辞学史的研究不能满足于资料归档式的研究范式,有必要从科学演化一般形态角度考察学科发展史、建立学科的“潜一显”演进观.汉语修辞学的显科学化可从两方面论证:(1)学科内部;修辞学理论形态自身发育符合规律,趋于成熟;(2)外部环境:社会承认度达到一定水平.《修辞学发凡》的问世标志着具有显科学意义的汉语修辞学的诞生,此后学科研究的繁荣,由于在理论核心构件上并未有革命性变化,只能看作是加强了汉语修辞学的显科学化.
作者 曾毅平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14-120,共7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