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安德明现代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动荡和转变时期的20世纪初叶。它不仅是作为一门新生的现代学科而兴起,同时也是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主要部分,承担着重建民族文化、弘扬民主精神,从而推动国家走向独立和富强的任务...
作者
安德明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71,共6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现代民俗学
多尔
《歌谣》周刊
民俗学运动
民俗学家
农民起义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106
1
杨利慧.
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J]
.文学评论,1999(5):151-156.
被引量:11
2
董晓萍.
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20-26.
被引量:15
3
钟敬文.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2-17.
被引量:27
4
于天池.
论蒲松龄的民俗思想[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43-51.
被引量:3
5
周大鸣.
中国的早期民俗学研究活动及其成就[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5(1):132-144.
被引量:9
6
董晓萍.
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形成史[J]
.北方论丛,1999(3):34-39.
被引量:2
7
任骋.
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
.民俗研究,1999(1):3-5.
被引量:6
8
叶涛.
福田亚细男教授访谈录[J]
.民俗研究,1999(1):32-35.
被引量:1
9
吴效群.
1918—1937年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启示[J]
.民俗研究,1997(4):59-64.
被引量:1
10
孟慧英.
少数民族传说概貌[J]
.民族文学研究,1993,11(4):31-3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陈勤建.
20世纪中日民俗学学术倾向及前瞻[J]
.民俗研究,2001(1):5-35.
被引量:16
2
安德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14-20.
被引量:92
3
王素珍.
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J]
.民俗研究,2012(1):35-43.
4
李海英.
晚清来华外交官威达雷与《中国民俗》[J]
.民俗研究,2014(3):57-61.
被引量:3
5
陈国玲.
中国现代民俗学肇兴的时代使命[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4):98-102.
被引量:1
6
陈祖英.
20世纪中国民间传说学术史[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4):108-114.
被引量:1
7
黄永林,任正.
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与影响(1918—1937)——以北上广三地报刊为中心[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2(3):140-149.
8
王素珍.
在历史的传统里拷问民俗的意义——《中国民俗学史》的寻根之旅[J]
.民间文化论坛,2010(6):42-50.
被引量:1
9
李扬.
歌谣传统下的记忆表述——以湖北长阳“红色歌谣”为例[J]
.民间文化论坛,2013(6):59-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陈志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绍剧”为例[J]
.文化遗产,2009(2):111-116.
被引量:5
2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3
雷俊霞.
端午节的生活意义[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109-110.
4
高劼.
论我国藏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J]
.时代漫游,2014(5):88-89.
5
陈勤建.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边界——民俗学在当下的问题与思考之一[J]
.西北民族研究,2014(3):173-186.
被引量:7
6
戴岚.
中、西文学“民间”理念之比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20-23.
7
吴秀杰.
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民俗学真的面临两难选择吗?[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2):16-20.
被引量:6
8
刘大坚.
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略——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山歌节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4):60-64.
被引量:9
9
别金花,梁保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2008,19(6):446-450.
被引量:34
10
施爱东.
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兼谈民俗学家在非遗保护运动中的学术担当[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3):10-14.
被引量:35
1
吴效群.
1918—1937年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启示[J]
.民俗研究,1997(4):59-64.
被引量:1
2
赵世瑜.
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周作人与顾颉刚[J]
.史学理论研究,1996(2):73-79.
被引量:4
3
《民俗研究》1988年总目录[J]
.民俗研究,1988(4):101-104.
4
王文宝.
民俗报刊知多少[J]
.神州民俗,2013(14):5-8.
5
钟敬文.
编撰地方民俗志的意义——《绍兴百俗图赞》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36-39.
被引量:3
6
刘锡诚.
世纪回顾:中国民俗学面临的选择[J]
.民俗研究,1995(3):20-29.
被引量:3
7
赵世瑜.
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5-12.
被引量:9
8
张多.
中国民俗学史[J]
.民间文化论坛,2015(5).
9
王文宝.
我国民俗学运动的创始者刘半农[J]
.民俗研究,1988(2):79-80.
10
王素珍.
在历史的传统里拷问民俗的意义——《中国民俗学史》的寻根之旅[J]
.民间文化论坛,2010(6):42-50.
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