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几个重大发展问题
被引量:3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共5页
同被引文献30
1 李子奈,毕明强.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实证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1998,6(2):67-72. 被引量:4
2 厉无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J] .社会科学,1998(3):20-25. 被引量:28
3 权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44-51. 被引量:27
4 陈锋.试析建国后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3):66-69. 被引量:3
5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评估与分析[J] .管理世界,1993,9(4):176-185. 被引量:10
6 靖学青.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评价[J] .开发研究,1993(6):7-9. 被引量:4
7 胡鞍钢.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5(8):42-50. 被引量:20
8 Cookep.Urange M.G. and 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8(30): 1 563- 1 585.
9 Maskell P. et al. Competitiveness, localized learning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M]. London: Routledge, 1998.
10 Martin K. and Sunley P. Show convergence? The new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Economic Geography, 1998:201 - 228.
二级引证文献52
1 陈冬华.现代化理论的嬗变及其在民族地区现代化战略上的体现[J] .社科纵横,2007,22(2):10-11.
2 蔡文浩,杨付红.少数民族商业政策:国内外文献评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3):106-112. 被引量:2
3 张世花.试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青海省门源县仙米乡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119-121.
4 刘昱霞,赵成章.北方牧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研究[J] .生态经济,2005,21(11):79-82. 被引量:8
5 虎海峰.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20-126. 被引量:4
6 麻秀荣.中国共产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经验探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17-24. 被引量:1
7 杨安华.中国东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差异性研究:缘起、内容与意义[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73-77.
8 何庆光,莫玲娜.现代工业经济对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0(3):30-33.
9 白扬.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9):56-57. 被引量:3
10 何庆光,莫玲娜.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大国经济博弈模型探析——以中国和美国为例[J] .当代经济,2010,27(10):9-11. 被引量:2
1 李春放.美国学者伯扎克谈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概念[J] .国外理论动态,1998(9):5-9.
2 李青,万爱国.试论邓小平关于不平衡发展战略构想[J] .地方政府管理,1996(9):7-9.
3 张远秀.改进领导方式 实现“四个转变”[J] .老区建设,2001(7):15-15.
4 王光耀.马克思主义与民主[J] .国外理论动态,2001(11):1-3.
5 黄建盛.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 .理论前沿,1999(20):24-25.
6 刘嵘.“下岗”根源探析[J] .新疆社科论坛,1999(4):43-46.
7 爱德华.卡德尔,刘丰名.论工人阶级[J] .社会主义研究,1982(1):37-39.
8 吴光炳.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剥削[J] .财经政法资讯,2002,18(1):12-16.
9 谢增寿.对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几点思考[J] .甘肃理论学刊,2002(4):15-17.
10 邓布仁.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推动上饶经济登上新的台阶[J] .地方政府管理,199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