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野草》中的时空描写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试图探讨《野草》中的时空操作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为鲁迅的思想、心境和想象力决定了《野草》时空描写的主导风格,其时空转换方式则表现了鲁迅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在心理时空的意义上同鲁迅的文化视野相融合。
作者
成健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3-66,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野草》
时空描写
思维方式
文化视野
审美意味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张闳.
鲁迅《野草》的夜间的经验[J]
.南方文坛,2004(2):47-53.
被引量:1
2
孙玉石.
现实的与哲学的(连载五)──鲁迅《野草》重释[J]
.鲁迅研究月刊,1996(5):14-24.
被引量:4
3
汪晖.
20世纪初期的文化冲突与鲁迅的文化哲学[J]
.中国社会科学,1989(2):121-137.
被引量:4
4
刘彦荣.
《野草》中的想象[J]
.文学评论,1994(5):122-123.
被引量:1
5
汪卫东.
《秋夜》:《野草》的“序”[J]
.中国文学研究,2006(4):52-55.
被引量:11
6
(英)彼得·奥斯本(PeterOsborne)著,王志宏.时间的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4.
7
(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马元德.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1976.
8
严安政,韩承红.
生命的感悟和人格的超越——鲁迅《雪》的意象和内蕴[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93-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立.
鲁迅《雪》的意象和寓意[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4(4):24-25.
2
钱韧韧.
探寻《野草》的时间艺术[J]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3):55-57.
1
李炳君.
舅舅是打狼队长[J]
.辽河,2013(4):78-80.
2
晏慧.
试论秦观词的时空描写[J]
.文学界(理论版),2011(5):161-161.
3
许泉.
李白诗歌时空描写之管见[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17(1):80-81.
4
蔡庆.
浅谈《豆棚闲话》的荒诞性[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48-48.
被引量:1
5
谢金生.
论五四新文学的范式转换方式及意义[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7.
6
李虎斌.
中国古代诗歌时空描写意味[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3(4):71-72.
7
张德丽.
评新时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表现[J]
.实事求是,1994(4):71-72.
8
饶鼎新.
鲁迅《狂人日记》意识流叙述的“中国味”[J]
.青年文学家,2013,0(23):14-15.
9
苏醒.
无缘的情结(三章)[J]
.飞天,1996,0(9):83-84.
10
舒红霞,高海洋.
独愁桃李节,不共夜泉开——唐代悼亡诗的时空描写[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50-5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