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4-67,共4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
-
1霍旭初.龟兹石窟“过去佛”研究[J].敦煌研究,2012(5):22-38. 被引量:20
-
2庆昭蓉,赵莉,吴丽红,王建林,台来提.乌布力.新疆龟兹研究院藏木简调查研究简报[J].文物,2013(3):25-52. 被引量:4
-
3庆昭蓉.从吐火罗B语词汇看龟兹畜牧业[J].文物,2013(3):58-66. 被引量:2
-
4荻原裕敏.新疆龟兹研究院藏龟兹语诗文木牍[J].文物,2013(12):76-80. 被引量:8
-
5霍旭初.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新视野[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92-100. 被引量:1
-
6赵莉.龟兹石窟“解脱观”研究——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101-111. 被引量:4
-
1李红.德里达与佛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8-21.
-
2李振纲.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J].哲学研究,2003(8):87-92. 被引量:2
-
3刘东山.论佛学大乘“空”之中观论与二谛的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3):45-49. 被引量:2
-
4韩廷杰.三论宗的判教主张[J].浙江佛教,2002(1):16-19.
-
5苏畅.吉藏的中观思想——以《中观论疏·观四谛品》的若干问题为核心[J].中国佛学,2016(2):130-145.
-
6圣辉.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续)[J].法音,1990,0(6):16-21.
-
7向慧.浅淡鸠摩罗什对小乘毗昙的认识[J].法音,2015(3):4-8.
-
8天葬产生的思想渊源及对藏族社会的影响[J].中国西藏,2010(1):95-95.
-
9黄念然.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0(4):68-71. 被引量:4
-
10周叔迦.最上云音室读书记[J].法音,1986(5):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