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世纪犹太民族的客民身份及其影响──中世纪反犹主义探源之一
被引量:5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94-99,共6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8
-
1刘洪一.西方反犹主义的文化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31-37. 被引量:2
-
2徐新.论反犹主义的开端[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1):48-54. 被引量:8
-
3林丰民.《一千零一夜》中的东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2):122-128. 被引量:10
-
4[以色列]阿巴·埃班.犹太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
-
5[7]查尔斯·狄更斯著,荣如德译.雾都孤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71.
-
6Josepn L. Blau. Modem Varieties of Judaism [M].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
7Fritz Stem, Gold and Iron: Bismarck, Bleichroder and the Builading of the German Empire. New York: Knopf, 1977.
-
8[德]克劳斯·费舍尔著,钱坤译:《德国反犹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第5页.
-
9何宛倩.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化外之民--犹太人的宿命与挣扎(1300-1750)[M].中国台北.稻乡出版社,中华民国88.8.
-
10R.Chazan, Mech'evalJewry in Northern France: a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ory [M]. Baltimore: Johns Univ. press, 1973.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石竞琳.时代的影像:20世纪初美国“弗兰克案件”[J].史学月刊,2012(9):93-100.
-
2莫玉梅,苗兵.“后殖民理论”视域下《艾凡赫》对犹太妇女“他者”的建构[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16-20. 被引量:2
-
3高子栋.浅析中世纪西欧反犹主义的根源[J].沧桑,2014(1):98-101. 被引量:1
-
4杜瑾,张蕾.评《艾凡赫》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芒种(下半月),2014,0(8):79-80. 被引量:2
-
5石竞琳.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反犹主义[J].世界民族,2016(1):14-23. 被引量:5
-
6汪漩.从小说人物肖像描写看中西文化的异同[J].北方文学(下),2017,0(11):112-113.
-
7张娜.浅析宗教分歧下的欧洲反犹主义(公元前4世纪-公元15世纪)[J].锋绘,2020(3):9-9.
-
8陈卓.校园里的争斗:20世纪前期哈佛大学本科招生反犹主义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1):152-165. 被引量:1
-
9马于然.反犹主义及其对以色列建国的影响[J].西部学刊,2022(5):99-102.
-
10高秀,赵铮.被关进精神“隔都”的犹太他者——以《心是孤独的猎手》为例[J].世界文学研究,2020,8(1):13-18.
-
1李廷江.孙中山委托日本人建立中央银行一事的考察[J].近代史研究,1985(5):132-148. 被引量:2
-
2夏盼盼.论封建主与中世纪伦敦行会兴起的关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3):132-134.
-
3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184-189. 被引量:18
-
4陈尚胜.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J].海交史研究,2010(1):66-73. 被引量:2
-
5满运龙.马萨诸塞政治体制的确立[J].历史研究,1992(5):163-176. 被引量:1
-
6李明秋.美国各州知识要览(2)[J].英语知识,2010(8):7-8.
-
7黄莉苹.英国的“城市地位”授予及其意义浅论[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6):243-245.
-
8蔡萌.1663年特许状与17—19世纪早期罗得岛的政治变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3):145-152. 被引量:1
-
9谭雯.试论12—14世纪伦敦市民阶层与王权的关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8):97-102.
-
10张之毅.十七世纪东方外交与西方殖民主义[J].世界历史,1985(5):24-3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