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及孔隙演化史 被引量:1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ore Evol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研究渤海湾B油田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进一步了解孔隙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粒度分析等资料,总结出3种孔隙类型和4种孔隙结构;同时,根据成岩作用研究成果,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孔隙演化史。研究区储层孔隙以混合孔、次生孔、原生孔为主,喉道具有特细喉和微细喉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较差。运用未固结砂岩原始孔隙度与砂岩的分选系数的统计关系,恢复计算出研究区砂岩原始孔隙度平均为32.25%。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机械压实及胶结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区内溶蚀作用较为发育,溶蚀强度中等,所形成的溶蚀孔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物性,为认清该油田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研究渤海湾B油田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进一步了解孔隙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粒度分析等资料,总结出3种孔隙类型和4种孔隙结构;同时,根据成岩作用研究成果,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孔隙演化史。研究区储层孔隙以混合孔、次生孔、原生孔为主,喉道具有特细喉和微细喉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较差。运用未固结砂岩原始孔隙度与砂岩的分选系数的统计关系,恢复计算出研究区砂岩原始孔隙度平均为32.25%。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机械压实及胶结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区内溶蚀作用较为发育,溶蚀强度中等,所形成的溶蚀孔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物性,为认清该油田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出处 《吐哈油气》 2012年第4期301-303,333,共4页 Tuha Oil & Gas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tight sandstone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diagenesis pore evolu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0

共引文献208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