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遗产大国”到“遗产强国”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世界遗产因其世界性、杰出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质,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被世人公认的影响和贡献,或是表明了自然景观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因而越来越成为世界性保护运动和潮流。
作者 李如生
出处 《世界遗产》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1

  • 1郭旃.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世界遗产年鉴.北京:中华书局,2004.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Z].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 3中国世界遗产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17.
  • 4杨志刚.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发展历程回眸[N].中国文物报.2008-08-08.
  • 5陶世安.回眸中国申遗之路:责任重于荣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7-17.
  • 6赵永新.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N].人民日报.2002-07-18.
  • 7夏斐.武当山遇真官大殿完全被烧毁[N].光明日报.2003-01-22.
  • 8郭旃.中国拥有世界遗产的二十年[N].中国文物报.2007-12-28.
  • 9李大庆.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在京成立[N].科技日报.2011-07-25.
  • 10吴长征.世界遗产地立法保护研究:以泰山为例[EB/OL].12n11-081.http://www.talawgov.cn/zffzyj/xzfjfzllyj/201108/t201108119-316080.htm.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